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抽象地反映了汉代各学术流派受社会关注的差异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A.儒学与现实联系密切
B.“百家争鸣”的持续
C.儒学正统地位将确立
D.生产与理论联系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武帝统治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说
B.孟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C.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确立
D.北宋时期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
2019-10-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沾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据此可推断
A.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B.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确立
C.教育体系十分完善
D.君权神授思想观念流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是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
A.郡国教育体系的建立
B.法家学派思想的消亡
C.汉赋文学兴起的背景
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竹简《论语》,考古工作者1973年在河北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中发掘而出。中山怀王刘修死于汉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这批《论语》残简行文中,只避讳“邦”字,汉惠帝以下诸帝皆不讳。以下推断正确的是定州汉墓出土的竹简《论语》
A.残简避讳“邦”字说明《论语》成书于刘邦时期
B.残简中的文字字体表明《论语》编纂于西汉时期
C.中山怀王刘修墓藏《论语》与当时主流思潮不符
D.儒家学说在西汉时期已经受到统治者的极大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中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但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中废为中大夫”,后又因推算阴阳灾变,“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最后“去位归居……以修学著书为事”。他的命运说明在汉武帝时期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十分突出
B.皇权与儒学之间存在隔阂
C.儒学的地位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崇高
D.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空前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易中天在《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材料意在强调两者都
A.消灭异端思想
B.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C.推动文化繁荣
D.以强制政策确立皇帝权威
8 .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2016-11-14更新 | 223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凯里一中洗马河校区高二上期中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②有利于改变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
③有利于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④有利于民间形成积极向学的风气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