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A.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2016-11-27更新 | 191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教学单元训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 . 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3 . 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魏晋玄学
A.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
C.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2016-11-27更新 | 551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同泽女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6 . 某中学组织夏令营时,同学们对一幅“三教合一”的图案产生了浓厚兴趣。图案中三人共一个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如图)。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三教”应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B.三人一个鼻子说明三教实现了真正的“合一”
C.“三教”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佛教、道教、儒学
D.“三教合一”引起了明清的思想批判
7 . 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他的基本观点是
A.将背离儒家传统的道教、佛教视为夷狄之教
B.提出从“性命之学”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C.宣称儒家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道统”思想
D.指出唐朝根本弊端在于不重儒学纲常伦理
2010-08-11更新 | 7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