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汉代古文经学家研究“五经”注重名物、词语的解释,意在探讨“三代”的典章制度。到了宋代,学者们的兴趣转向“义理”,也就是经书里的根本道理。这一派学者把儒家倡导的封建伦理准则加以抽象化、哲学化,看作先天地而存在的永恒的“天理”,简称为“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的核心是探讨“三代”典章制度
B.汉代为宋代儒学发展奠定了典章制度的基础
C.宋代儒学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哲学基础
D.宋代儒学是在汉代儒学基础上的体系化发展
2022-10-11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训练专项0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2022-06-08更新 | 6746次组卷 | 60卷引用:专题03 宋元到明清(4大考点11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晋孙绰(chuò)认为,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光宗耀祖,是无上之孝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由此可知
A.儒学独尊的局面仍未被打破B.儒学社会地位相对稳固
C.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形成D.佛、道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2020-01-14更新 | 510次组卷 | 45卷引用:训练专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4 . 宋明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理论建构却又往往离不开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的帮助。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思想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这说明,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   
A.佛教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合流
C.佛教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
2019-11-13更新 | 711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国古代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正统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这两种文化传统
A.都受商品经济发展的支配与影响
B.说明中国古人的思想观念比较多元化,无明确的主导思想
C.说明儒释道三家都具有思想文化教化的功能
D.说明中国古人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2019-10-09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训练专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