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一团和气》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形成了思想体系
B.使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D.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2 . 下图构思源于历史佳话“虎溪三笑”,三教人物合抱一团,谈论经书,喜气和睦。这幅图反映了
A.思想融合的趋势B.社会和谐的局面
C.世俗文学的繁荣D.重文轻武的方针
3 . 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佛教学者便也风云星宿、图道运变,奠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而佛教在民间的传播,则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这说明
A.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多元性B.佛教思想冲击传统文化
C.佛教具有很强的调适性D.文化发展引领时代潮流
4 . 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  )
A.东亚文化圈形成B.造纸术传入中亚
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
2021-03-12更新 | 1256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宋人创作的《虎溪三笑图》描绘的系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思想活跃文化多元B.儒学信仰得到重建
C.佛教文化影响扩大D.国家分裂导致文化分离
6 . 儒学发展过程中除吸收本国优秀文化精华外,也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料。该特点集中体现在图中的哪个时期?(   
A.①B.②C.③D.④
2021-02-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明代画家丁云鹏绘制的《三教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三种意识形态并立的局面。关于这一局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教指的是儒、释、道B.冲击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C.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D.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开始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代流行的“深衣"将人的身体掩盖得严严实实(左图)。东晋南朝,江南上层社会流行男装宽袍大袖,女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叠(右图)。促成这种服饰式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耕经济的发展B.审美水平的提升
C.政局的相对安定D.社会思想的变动
2020-04-09更新 | 473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这说明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间的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
2019-04-23更新 | 97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三教图》(局部)。图中,左为孔子,中为释迦牟尼,右为老子,对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评述正确的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影响儒学的统治地位
②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③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④唐宋时期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