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据《魏书·裴植传》记载,原仕南齐的北魏官员裴植出身世家望族,父母双亲尚在人世,却与父母兄弟家产有别,同居而分炊,同朝官员多以此讥笑于他。据此可知
A.江南地区财产私有观念更强B.宗法制度开始崩溃
C.儒家思想影响人们价值判断D.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权。据统计唐代公主再嫁者达二十三人,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女八,素宗女一,三嫁者四人。当时人们并不认为改嫁是可耻的不道德的行为,民间妇女改嫁之事也很常见。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A.社会开始产生对女性的束缚与偏见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婚姻观念
C.儒学节烈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封建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经学形态的儒学,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它可以发挥“以儒治国”的功能,却难以收到“治心”和“治身”的功效。如果不敢变这种情形,儒学便不能成为全民族的文化共识。于是把儒学的发展空间向人生哲学领域拓展,成为他们的选择。材料可用来说明
A.理学产生的现实原因B.理学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C.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D.儒学文化作用受到质疑
2022-03-14更新 | 31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强化训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东汉中晚期,儒家经学逐步走向衰落。出现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是
A.道教和佛教的逐步盛行B.东汉统治阶级重视法家
C.儒学未能适时作出调整D.察举制度对儒学冲击巨大
2021-06-0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儒学家韩愈激烈地批判佛学,提出对于佛教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到了北宋,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数十年”,对佛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这一变化
A.利于推动儒学思想趋时更新B.反映了佛道思想更符合潮流
C.体现政府文化政策比较开明D.表明商品经济促进观念开放
6 . 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2019-12-01更新 | 633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1月第九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思想格局的重大变化
B.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
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面临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这表明当时(  )
A.异质文化融合,儒家与时俱进B.修禅之风盛行,官场生态恶化
C.士子表里不一,社会风气沉沦D.理学陷入困境,亟待推陈出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唐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正确的是
A.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B.政治上,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学
D.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017-12-23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邯郸一中石家庄一中张家口一中保定一中唐山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观《陏场帝文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大臣魏征解释道:“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唐初即制定崇儒的基本国策,以儒家的礼、义、廉、耻、仁、爱来教育百姓,此事反映了
A.个人修养影响君主政治作为
B.唐朝恢复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C.大臣魏征左右基本国策制定
D.贞观之治取决于崇儒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