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隋朝思想家王通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统称为“中道”,并认为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主张“无争、无辩”,反对三教相互攻击、诋毁,但又主张佛、道应以儒学为主体。这一主张顺应了(       
A.大一统封建帝国重建B.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D.儒学的世俗化思辨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朝契嵩在《钾津文集》中写道:“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这主要反映出
A.佛道的思想冲击B.佛教的本土化C.儒佛的思想融合D.儒学的政治化
2021-11-17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学说”是指
A.孔孟儒学B.董仲舒的新儒学C.程朱理学D.明末清初的儒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作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韩愈的思想主张是
A.知行合一B.“道统”思想C.性命之源D.经世致用
2021-09-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论及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多元文化的面貌,有研究者指出:“这个时代,儒玄佛道四家并立,而且相互影响,有的人儒玄双修,有的人调和儒佛。……(这其中),佛教在这一时期初步完成了中土化的过程,道教则完成了官方化的过程。”该时期这一多元文化面貌的出现,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渐确立B.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受到冲击
C.庞大而又严密的理学体系建立D.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根本上动摇
2021-09-03更新 | 56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学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
2021-06-09更新 | 199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曹魏正始时期(240~249年),崇尚老庄思想的玄学家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由此可知,这一派玄学家
A.认为道家更能经世致用B.具有明显的反儒学倾向
C.否定了儒学的进步作用D.主张彻底改造传统儒学
2020-12-05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8 . “五代自梁开德讫周显德,凡十三帝,不得其死者七,天下视改号建国,如置弈棋,更戍长。而君臣之纪鞍矣。”这说明在五代时期
A.君主权威受到严重挑战B.重构儒家纲常有可行性
C.平等意识深受世人推崇D.儒学已经失去正统地位
2020-11-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南北朝时出现了佛教徒为儒家经典作注释和讲说的现象,而儒家讲经仪式中也大量渗入佛教论议的元素。这反映出
A.佛教影响力的下降B.儒学地位的牢固
C.儒学与佛教的融合D.三教融合的趋势
10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020-09-16更新 | 540次组卷 | 13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