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与该诗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经世致用
D.存天理,灭人欲
2 .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两种思想
A.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
C.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D.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
2017-10-30更新 | 213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4 . 余英是雯:“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格物致知
B.心外无理
C.心即理也
D.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说明心学
A.重视道德修养
B.强调“格物致知”
C.倡导知先行后
D.主张人性本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A.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
C.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2017-06-04更新 | 294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朱熹在兴复白鹿洞书院时,曾勖勉学生不要参加科举,不要只想追求利禄,即使是青衣紫袍满地皆是,也不要俯身去拾,而要向颜渊学习,居陋巷钻研圣贤经传,只追求明诚两进、敬义偕立。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书院教育与科举制的对立凸显
B.朱熹旨在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C.理学思想出现反功利、重实学倾向
D.理学注重社会教化,有利巩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
C.激发了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D.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
2017-02-23更新 | 959次组卷 | 4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程颐说:“圣王为治,修刑罚以齐众,明教化以善俗。刑罚立则教化行矣,教化行而刑措矣。虽日尚德而不尚刑,顾岂偏废哉?”在此,程颐主张
A.德刑兼顾,二者不可偏废B.严刑酷法,规范民众习俗
C.教化百姓,有利国富民强D.崇尚道德,依法治理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