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明代以前的英雄豪杰观带有显著的“圣人”性质,甚至可以“不近人情”。明代却趋于理性化,不止认同英雄有情,“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且推项羽为英雄第一、以曹操和勾践为英雄。这一变化(     
A.与心学思潮息息相关B.说明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C.和孔孟学说理念不符D.反映圣人崇拜有所弱化
2023-12-02更新 | 172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
2 . 某位思想家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该思想家的上述主张是(     
A.强调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B.带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
C.蕴含着格物致知的实践论D.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
3 . 朱熹对柳宗元等人关于郡县与分封的观点进行了评述:“柳子厚《封建论》则全以封建为非,胡明仲辈破其说,则专以封建为是。要之,天下制度,无全利而无害底道理。”他认为“专以封建”恐“意外另生弊病”,而“专以郡县”也“不可恃以为固也”。朱熹的这一观点
A.是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B.折射出官僚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
C.认为秦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D.印证革新地方行政体制的重要性
2023-04-03更新 | 824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灿烂辉煌,名家辈出。下列思想主张的出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
②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③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④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
A.②③①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023-01-14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主城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称为“横渠四句”,历代传颂不衰。下列名言与其内涵相似的是(       
A.尊贤使能,俊杰在位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23-03-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A.蔑视权威和教条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2022-10-15更新 | 1709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题(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守仁认为:“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在这里,他把孔子置于与“庸常”民众同等的地位。王守仁这一言论(     
A.旨在颠覆孔子形象B.隐含平等和叛逆色彩
C.否定了天理的存在D.背离了传统儒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正德元年,王阳明贵州龙场得道;嘉靖六年,阳明赴广西平叛,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被后世誉为天泉证道。据此可知四句教法旨在(     
A.宣扬知行合一B.强调格物致知C.阐明心性关系D.提倡经世致用
9 .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呼应“存天理,灭人欲”主张B.推动儒家思想新发展
C.体现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D.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
2022-12-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王夫之批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的思想,认为这是“销行以归知”。他批评的矛头主要针对(     
A.孔子B.朱熹C.王守仁D.黄宗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