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学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请回答: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3)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8-11-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2 . 材料一:“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下面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

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材料二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转移,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的现象出现于何时?到宋朝时三者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

(2)使材料二出现的思想上的原因有哪些?

(3)李贽对材料二的态度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5)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3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在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

——《中国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在先秦一度成为“显学”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家是如何发展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到发展的主要表现。

(5)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仍流传至今。根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2017-11-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佛、道思想销声匿迹
C.程朱理学逐步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下列观点与此相同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心外无物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6 .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2016-11-27更新 | 14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1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