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图为朱熹所著《小学集注》《童蒙须知》等读本的页面。这种重在规范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读本自元朝起成为蒙学教材,一直延续到近代。这表明朱熹(       )

A.开始以儒家伦常为教育内容B.推进了儒学的普及和通俗化
C.注重“知行合一”开启民智D.顺应了儒学复兴的发展趋势
2 . 杰出人物是实施历史任务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虽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请按照表格内的分类,依据主要贡献将下列人物填入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嬴政(A) 老子(B) 孝文帝(C) 文成公主(D)
刘知己(E) 朱熹(F) 章学诚(G)
历史任务历史人物
(1) 建国创制
(2) 评史论学
(3) 创生思想
(4) 民族交往

2018-04-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宋程颐、程颢指出: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叛。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二程”意在说明在唐朝
A.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B.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C.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变化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021-12-14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阳明心学反思程朱理学,旨在通过对心性的强调,使外在的天理内化为人的自然情感。这一变化
A.解决了人欲泛滥的问题
B.颠覆了人们对理的认识
C.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否定了知行合一的求理方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代的士大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大夫则转向“觉民行道”。如王阳明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政治体制的日益僵化
B.市民阶层力量的兴起
C.儒学逐渐走向思辨化
D.早期启蒙思想的传播
7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看准了政治责任,非有学问及道德的人不能担当……他深通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从事政治的基本学问,但他却无从政的机会。乃广收门人弟子,达三千人之众,教以六艺……志在造就士及君子。

——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一个人从政应该具备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018-11-24更新 | 448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选修)试题

8 .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学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请回答: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3)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8-11-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宋代的士大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大夫则转向“觉民行道”。如王阳明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政治体制的日益僵化
B.市民阶层力量的兴起
C.儒学逐渐走向思辨化
D.早期启蒙思想的传播
2019-07-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儒学体系经历了从五经体系到四书五经体系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019-03-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