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图为朱熹所著《小学集注》《童蒙须知》等读本的页面。这种重在规范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读本自元朝起成为蒙学教材,一直延续到近代。这表明朱熹(       )

A.开始以儒家伦常为教育内容B.推进了儒学的普及和通俗化
C.注重“知行合一”开启民智D.顺应了儒学复兴的发展趋势
2 . 杰出人物是实施历史任务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虽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请按照表格内的分类,依据主要贡献将下列人物填入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嬴政(A) 老子(B) 孝文帝(C) 文成公主(D)
刘知己(E) 朱熹(F) 章学诚(G)
历史任务历史人物
(1) 建国创制
(2) 评史论学
(3) 创生思想
(4) 民族交往

2018-04-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宋代的士大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大夫则转向“觉民行道”。如王阳明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政治体制的日益僵化
B.市民阶层力量的兴起
C.儒学逐渐走向思辨化
D.早期启蒙思想的传播

4 .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2018-09-05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2016-11-27更新 | 14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1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6 . 范晔在《后汉书·列女传序》中说:“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因此为女子作传。所列之人均为乐羊子妻、班昭、蔡文姬等或安贫乐道,或博学多才,或躬身节行,或刚烈守节的奇女子。但宋明以后,正史中的《烈女传》多记述的是一些恪守三从四德,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作为一生信条挚守的贞节妇女。列女到烈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女子道德觉悟的提高B.史学家缩小对列女作传的范围
C.宋明理学的影响D.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2011-10-15更新 | 9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第一次周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