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朱熹认为历史、自然、医学、名物和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儿童追求圣人境界的引导效果要远远大于抽象而空洞的理论讲解。朱熹的这一认识蕴含(       
A.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B.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
C.知行合一的哲学主张D.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
2022-09-07更新 | 927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朱熹强调“圣德至道”,他认为:道是人人共同必由的道路;德是每个人自己要明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要去践行的准则。这表明朱熹
A.强调人的主体地位B.注重内心的道德自觉
C.重视社会人伦和谐D.主张民众的礼乐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王阳明指出:“是以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据此可知,王阳明(       
A.认为人应该通过心外求理B.意在抨击程朱理学脱离现实的弊病
C.强调道德修养的实践意义D.主张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维护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王阳明父亲去世后,他常在灵前痛哭。一次刚哭过,吊丧者来到,侍者提醒他,按礼这时他应该哭。他说:“哭发于心,若以客至而始哭,则以客退而不哭矣。世人饰情行诈,故于父母亦然。”王阳明的做法(     
A.获得统治阶级支持B.隐含一定的叛逆色彩
C.重建儒家思想体系D.引发剧烈的社会变革
2022-05-24更新 | 520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阳明指出:“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这反映了王阳明
A.注重个人的内心反省和修养B.侧重良知和社会道德伦理
C.反对宋代以理学为官方哲学D.认为心是圣贤的唯一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宋中期的朱熹继承了程颐、程颢、张载等人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由此形成了程朱理学。1241年,程朱理学受到官方推崇,宋理宗下令二程、张载、朱熹等四人从祀于孔庙。这主要是因为程朱理学(     
A.主张学术应为现实服务B.强调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C.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D.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7 . 南宋时期,朱熹编订《朱子家礼》时没有按照北宋“二程”多依古礼的思路,而是依照从众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中很难用于现实的制度和器物,如将婚礼的六礼简化为三礼。这一做法(     
A.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B.侧重于内心修养和反省
C.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D.有利于扩大儒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朱熹认为,饥饿的时候想要填饱肚子,口渴的时候想要喝水,这些欲求是为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活动的,符合道德原则,是可以归为“天理”的;但是如果饮食不是为了果腹;而是追求对美味的享受,这些超出基本生存需要,只是为享乐的物质欲求,便是“人欲”。据此可知,朱熹认为(       
A.“天理”和“人欲”水火不容B.合理的“人欲”也是天理
C.“天理”和“人欲”相互割离D.“人欲”是“存天理”关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王阳明承袭佛道的体用不二观(本体与物象间统一),又批评其“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者”,有力挞伐了佛道的体用剖二的现象,进而颂扬良知之学的体用一如,明体达用。据此可知,王阳明这一思想
A.摆脱了佛道对儒学思想的影响B.践行了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C.强调了“心”乃宇宙万物的本源D.倡导应在社会实践中“致良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邓洪波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整理

材料二   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的研究心得。如程颐在鸣皋书院讲授自己所著的《易经》,陆九渊在象山学院,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授自己的著作和学术见解。不同学术流派的书院课程也各不相同,各个学派的大师都在书院中自由讲授自己的学术思想。书院也将诗赋作为教材之一,主要有《诗经》《楚辞》等经典诗赋作品;一些书院还设有专门的诗歌赏鉴的地方,生徒们开展文会、诗会等活动。书院生徒还学习散文、传记文、议论文。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宋代书院生徒学习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左传》史记》汉书《战国策》《公羊传》,以及《谷梁传》等。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里还有实用技术,在书院里实行“分斋”教学,分别设立“经义”和“治事”两斋进行教学。“经义”斋是教授弟子学习和研究儒学经典;而“治事”斋是分科教授,其讲课内容主要是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

——据刘河燕《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及特点分析》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代书院分布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书院课程内容的特点。
2022-01-10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