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了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反省
C.读万卷书
D.格物致知
2 . 下列关于理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
B.理是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C.理学把天理和人伦道德完全割裂
D.理先于万物而产生
2017-11-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汉代儒学的主张
B.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张
C.陆王心学的思想
D.程朱理学思想
2017-11-12更新 | 250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他又说:“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心即理也
D.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注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A.四书是南宋朱熹所著
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朱熹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却)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却)了一事道理。”由材料可以推知朱熹认为
A.天理高于人欲
B.天理存于心中
C.格物可以明理
D.格物殊途同归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
——《春秋繁露》
材料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
材料三
陆九渊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象山先生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什么要求?
(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
(4)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