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甲问:“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乙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们探讨的是
A.心外无物B.知行合一C.万法唯识D.格物致知
2 . 1313年,有臣子上奏说:“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文中省略的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
2020-03-19更新 | 8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
A.道德化和宗教化B.政治化C.世俗化和普及化D.哲学化
2020-03-12更新 | 286次组卷 | 92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致良知B.发明本心C.存天理,灭人欲D.格物致知
2020-03-04更新 | 209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一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鹅湖之会后,朱熹赋诗一首,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A.南辕北撤B.大同小异C.水火不容D.大异小同
2020-01-29更新 | 10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
2020-01-18更新 | 307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北宋张载说:“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意思是说如果圣人之学不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那么,这种圣人之学是没有用的。其体现的主旨是
A.格物致知、探究天理B.虚心求知、择善而从
C.学贵有用、经世致用D.以德育人、博学精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2019-12-04更新 | 1165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朱熹和陆九渊自鹅湖之会后,直到陆九渊去世,中间十七年,他们两人虽欲互相说服,互有争论,但始终是互相推敬;两家的门人,亦常彼此往来问学,有的先朱而后陆,有的先陆而后朱,有的可立于两家的门墙。这说明朱陆两派
A.思想内容相同B.修养方法相同C.思想本质相同D.哲学思想相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