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朝王阳明的《传习录》记载:“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日矣。”该主张旨在
A.全面批判否定程朱理学思想B.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C.批判只知不行强调知而必行D.强调“知先行后”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传习录》记载: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先生(王阳明)日:“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 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据此可知,王阳明认为
A.“良知”是人人具备的品质B.“良知”的表现具有一-致性
C.儿童与成人的“良知”不同D.具有“良知”是格物的前提
3 . 《朱子语类》记载:“或日行月之旁,月行日之旁,不相掩者,皆不蚀。唯月行日外,而掩日于内,则为日蚀;日行月外而掩月于内,则为月蚀。所蚀分数,亦推其所掩之多少而已。”这一记载可用于说明
A.朱熹思想中蕴含了一定的科学精神B.朱熹用日食月食解释“存天理,灭人欲”
C.朱熹能够科学地解释日食月食现象D.观察日食月食体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这体现了
A.理是万物的本原B.知行合一的主张
C.工商皆本的观念D.经世致用的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记载:“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教育目标是成圣成贤B.倡导教育目标是博闻强记
C.阐明教育目标是求取功名D.强调教育目标是完善人的品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