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之源在于天理,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他特别强调(  )
A.格物致知B.致良知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存天理灭人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认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在此,王阳明(  )
A.阐发心学的途径是要格物致知
B.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
C.强调学习要以自己内心为准则
D.旨在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
2022-03-0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圣人为天地立心,就像孝子为一家打主意。圣人为生民立命,就像孝子为一家立家业。若无孝子,这一家会离心离德,也会倾家荡产。若无圣人,则天地之道亦几乎熄。其意在
A.强调孝道的重要作用B.倡导树立社会责任感
C.主张克服过度的欲望D.说明儒学的衰落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但孔子没有对道德人伦的原则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的概括。后世的儒学家对伦理道德进行高度概括并从哲学高度论证了三纲五常合理性的是
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朱熹针对儿童编有《小学》一书,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纲,汇集古书中有关纲常伦理之格言,故事及若干基本知识技能。这表明,朱熹(     
A.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B.力图挖掘儒家经书内涵
C.推动儒学走向了复兴D.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探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守仁提出:“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这一认识
A.隐含一定的平等色彩B.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提出回复良知的途径D.已完全脱离理学范畴
7 . 中国古代的某位思想家,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B.张载C.朱熹D.王阳明
8 . 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
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
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结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此观点属于
A.孔孟学说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阳明心学
10 . 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致良知B.本心即天理C.工商皆本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
2022-02-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