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了解研究伟大思想家是人类不断认识自己和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研究小组从图书馆查阅了一套《中外思想家传》,从中摘抄了涉及以下人物的部分内容:孔子老子韩非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朱熹陆九渊王阳明


请从上述人物中至少选取三人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2022-09-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学界对儒学核心的争论一直围绕着仁和礼而纠缠不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仁和礼的确是儒学中的两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而且在《论语)里被提到的次数最多,显得特别突出。然而,仁和礼在儒学中虽然很重要,且能统摄许多具体概念,然而它们还不能完全统摄儒学之舍局而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和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了。从两者的概念容量来看,仁、礼是在周礼支配下的具体的道德规范,而和则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准则。前者可以说是形而下的,属于器和用的范畴;后者可以说是形而上的,属于道和体的范畴,后者可以统报前者。因此,将和视为儒学的核心是有充分理由的。

——据张文《“和"——儒学的最高境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陈独秀孔子董仲舒毛泽东魏源
朱熹黄宗羲邓小平李鸿章老子
梁启超胡适韩非子孟子严复
王阳明墨子顾炎武孙中山康有为
从上表中,选取3~5个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相关联的历史人物,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列出人物,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王守仁认为“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四民异业而同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简介
李时珍
1518- 1593年)
李时珍三次应试不第,后弃儒学医。为深入系统研究历代药物,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达湖广、江西、直隶等地的名山大川,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
张居正
1525- 1582年)
张居正年少得志,二十三岁中进士,后任内阁首辅。任职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政体为之肃然。张居正改革使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暂时缓解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宋应星
1587-约1666年)
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连续六次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王阳明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18更新 | 36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仁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学简言之就是“人学”,有“天人关系”的内涵,而主要的还是“如何做人”-人与人关系的思想和学问。儒家认为,从统治者到庶民,全社会各色人各有自己的责分,谨守自己的责分做好“人”,社会便可以和谐,便可以实现“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把个人如何正心修身以做人推之于家族伦理、国家社会,构成了一个封建时世的合理的蓝图。

——摘编自尚斌任鹏李明珠《中国儒学发展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2-03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表是朱熹和吕祖谦共同编写的理学著作《近思录》的卷次目录。从表中提取一则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明确,史论结合。)
2021-10-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测历史试题
7 . 北宋理学家张载(1020年~1077年)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道救世的儒者

人物简介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出为名相,处为名贤,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主持“庆历新政”开北宋改革之风气,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继承、发展了儒家积极的入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二十岁时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宋理宗称其文“忠心肝胆好似铁石”,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文天祥一生秉承儒学为人处世的信条。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等名言名句。
林则徐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曾任湖广、陕甘、云贵总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编撰《四洲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相对完整的介绍西方的世界地理书。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张载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8 .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简介
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予以深化与发展,提出“存其心、养其性”的修养方法和培养浩然之气的高尚人格追求,深化了孔子的道德修养意识,强化了“仁学”作为“为己”之学,“成人”之学的价值。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依理想的道德追求编制理想社会,以理想社会为参照批判丑陋的现实政治,乃是为天地立心。
董仲舒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有为万世开太平之功。
朱熹朱熹继承和融合了北宋以来的儒、释、道家思想,将其发展创新,构建了融自然、社会、伦理于一体的思想体系。他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了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思想主流,体现了其为往圣继绝学的强烈责任感。
徐光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的宦官擅权,大权旁落,与少数民族战火重燃,带来了粮食大量减产,赋税徭役加重。再加上农民土地不断被侵占,徐光启的荒政思想产生了。他主张藏富于民,反对统治者对农民的过分掠夺。他对于蝗灾高度重视,深入研究蝗灾的特性、蝗虫的生活习性等,提出了一整套对付蝗灾的方法。这体现了他为民立命的人文关怀。

根据材料,选取三个人物,谈谈你对张载主张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期文化开放大融合
具体内容发生时间标志性事件功能区分
第一期佛释道三教合一西汉末年至宋明时期儒家中的理学、心学和佛教中的禅宗、天台宗诞生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身
第二期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对接与融合鸦片战争以来至今从洋务运动到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马克思主义主要在政治领域、西方文化主要在经济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在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
第三期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世界其他文明(包括伊斯兰文明)之间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当代至21世纪中叶乃至21世纪末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一带一路”、亚投行、新型全球化理论诞生中华文明将会以平等主义、开放包容、创新和谐等价值观在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冲突中发挥调解功能。从而使中华文明走上引领新型全球化的舞台

——据贾文山等《跨文明交流、对话式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根据材料,围绕“文化融合”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儒家文化是传统中华文化的核心,在古代历史上虽经历波折,几经嬗变,但经久不衰,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儒学的现代复兴,儒家文化必然会在应对现代世界和现代生活的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以下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目录:



请仔细分析目录内容,围绕着“儒学发展”这一主题,概括出儒学发展的某一方面线索,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不能偏离主题,论述充分,行文流畅严谨,史实与论题紧密结合)
2020-11-02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通辽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