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普罗塔戈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义,也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在哲学倾向上与普罗塔戈拉观点最为接近的说法是
A.老子主张"道法自然"B.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
C.朱熹主张"格物致知"D.王夫之主张"气者理之依也"
2021-04-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代思想家陈献章反对在圣贤经书中打圈子,主张“为学需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来”,“求诸吾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了程朱理学体系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致良知D.心学思潮由此出现
3 . 北宋理学家张载曾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他们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并且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张载此举
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完成了儒学复兴大业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体现了传统民本思想
2021-04-16更新 | 48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江苏卷)0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朱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理是纯善的;气质之性则是“理与气杂”,故有善有恶。为此,他主张
A.以天理来克制人欲B.善恶差别不能改变
C.存心养性发明本心D.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5 .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下列关于“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
A.“仁”者“爱人”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
C.“仁之美者在于天”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报源泉
2021-02-25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传统理学认为圣人的道德标准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守仁则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王守仁的圣人观
A.悖离了传统儒家的道德主旨B.提高了陆王心学的地位
C.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D.代表了新兴阶级的意志
7 . 儒家的治国理念对中国的社会秩序、文化养成和民族心理影响巨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一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   宋代二程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践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二程和朱熹所构建的国家哲学内涵及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秩序、文化养成和民族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9 . 《象山年谱》记载:“时元晦为南康守……乃请先生登白鹿洞书院讲席。先生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毕,元晦乃离席言曰: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陆九渊的讲席中使朱熹和众学生“共守”的是
A.格物致知B.伦理纲常C.发明本心D.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2020-12-11更新 | 718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