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面对明朝中后期“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的局面,王守仁以“正人心,息邪说”“而后天下可得而治”自任。下列项中,属于王守仁言论主张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23-12-08更新 | 37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对如表中历史名词的叙述,合理的有(        
陆王心学明代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
癸卯学制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西欧庄园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大陆法系以习惯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弟子徐爱问:“如今有些人知道对父母孝顺,实际上却不能做到孝顺,可见知与行分明就是两件事。”王阳明说:“这已经被私欲隔断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如,某人一定是真正的孝敬侍奉了父母,我们才能说他知道孝顺”。在此王阳明强调的是(     
A.知易行难B.知行合一C.存理灭欲D.孝悌为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但孔子没有对道德人伦的原则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的概括。后世的儒学家对伦理道德进行高度概括并从哲学高度论证了三纲五常合理性的是
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阳明给弟子们讲程颢的某观点时,弟子不悟。他便带他们到田间去,“见耕者之妻送饭,其夫受之食,食毕与之持去”。阳明当即道:这便是大公顺应。这反映出王阳明
A.主张理只存在于民间B.坚持因材施教
C.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D.倡导知行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