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2022-10-20更新 | 544次组卷 | 60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一位思想家强调圣人之道并非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该思想家
A.猛烈地抨击圣人之道B.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C.倡导“知行合一”D.提出要限制君主权力
2022-03-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但孔子没有对道德人伦的原则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的概括。后世的儒学家对伦理道德进行高度概括并从哲学高度论证了三纲五常合理性的是
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
4 . 北宋儒学家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天地是人的父母。这一观点
A.意在强调民本的重要地位B.确立了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
C.蕴含了“天人合一”思想D.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最高法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提出:“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首先将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B.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C.区分教育阶段,强调学习的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D.主张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都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圣人心传的秘旨,强调以道心制约人心,以找回唐末五代以来被破坏了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想,重建精神家园和价值理想。据此分析,程朱陆王等思想家都主张
A.理先于气,但不能离开气B.扫落物欲,发明本心
C.存天理,灭人欲D.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7 .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高三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宋朝和明朝“陆王心学”各自的代表人物是
A.陆九渊王夫之B.朱熹王阳明C.陆九渊王阳明D.朱熹程颢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列主张体现了陆王心学思想的是
A.“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此知是生来就有的,无待于学,所以谓之良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10 . 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二者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
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
C.二者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
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