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人形成了一个顽固的看法:儒家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帮凶,是封建社会或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两千多年来,历代封建王朝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专制统治,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其实,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存在着一种批判精神,可以说就是反专制主义的传统。他们以对民的态度来区分圣君和暴君,反对君主个人独裁暴政,主张以道对君权于以一定的限制,认为治理国家,应以道为本,道比权位更为重要。

——摘编 自韩星《儒学是专制主义的帮凶吗?》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在30年前,备受贬损:“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国文明的反思》一书认为“国文明的顶峰不是唐朝而是宋朝”,宋代是“知识分子、官员士大夫以及广大民众的黄金时代”。为证明“宋朝达到国文明的顶峰”,作者提出了宋代农民欢乐说、宋代妇女幸福说、宋代官场廉洁说、宋代士大夫人格高尚说,并盛赞宋朝统治者所推行的高薪养廉、保障言论自由等政策,特别是君相互制制、党派互监制和中央集权加仁政的政治设计,比较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的发生和腐败的蔓延。也有学者提出,不必美化赵宋王朝。


评材料中关于宋朝地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荀子从认识论方面发展了“和而不同”。他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在学术争鸣中,最忌“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各家学派都不可持门户之见,守一曲,走极端,“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他提出“目视备色,耳听备声”“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目视备色,耳听备声”即多方接受“不同”的文化信息,“中县衡焉”即依据对“道”的全面把握来确定文化思想的“和”的内核。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需有史实依据,做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