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二程企图用包括天地万物的“理”来支配物质世界,把一切封建伦理道德都说成是“天理”,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反映了二程思想的出发点是(     
A.促进儒学的世俗化B.宣扬佛道禁欲主义思想
C.重建儒学信仰体系D.维护皇权和封建礼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A.蔑视权威和教条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2022-10-15更新 | 1684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程颢、程颐明确地提出了“穷经将以致用”“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的观点,而陆九渊也有“儒者皆主于经世,释氏皆主于出世”的分辨。这表明北宋理学与南宋心学(     
A.吸收了佛教的理论B.具有“经世致用”的倾向
C.在内容上发展了儒学D.注重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4 . 南宋时期,朱熹积极兴建书院,认为“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为忠为孝也”。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开篇就提到《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这说明(     
A.书院与统治者意志相违背B.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
C.商品经济推动书院的兴盛D.宋代理学成为主流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和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传统经学若不脱胎换骨,其发展便会遭遇很大困难。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孔孟“道统”。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

——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重点批判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2022-01-12更新 | 3938次组卷 | 3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北宋理学家张载曾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他们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并且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张载此举
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完成了儒学复兴大业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体现了传统民本思想
2021-04-16更新 | 489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朱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理是纯善的;气质之性则是“理与气杂”,故有善有恶。为此,他主张
A.以天理来克制人欲B.善恶差别不能改变
C.存心养性发明本心D.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昌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B.确立了理学官方地位
C.加强了乡村道德教化D.开创了封建伦理纲常
9 . 南宋儒生宋伯仁爱梅、种梅,长期观察、记录梅花各种形态,绘成了梅谱。他在观察到梅花有的花型像一把扇子,就会联想到这个是儒家教化天下,并赋诗说明。这反映了宋伯仁
A.践行知行合一主张B.坚持个人独特的求理方式
C.以格物致知的方式来求理D.对儒学认识存在僵化趋向
2019-12-01更新 | 289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朱熹继承并发挥了理一分殊的思想,认为“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这一思想
A.强调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B.把格物致知作为求理方法
C.实质是将儒学与伦理结合
D.体现了朱知行合一的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