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李贽的“童心说”认为,童心是人类自然本性的理性回归和呼唤,是人性的高度觉醒。他认为“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由此可知该思想
A.明确反对民众接受教育B.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D.受到西方文艺复兴的影响
2022-04-1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实战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剐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至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吾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9-12-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主旨是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B.发展经世致用之学
C.主张理性独立思考
D.抨击君主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中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2019-03-04更新 | 115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