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1)归纳材料一的观点。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 在本质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2020-03-0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在思想领域出现一股批判思潮,直指当时政治制度、思想和学术风气。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一些新主张,给当时思想界注入崭新气息,给后世以深刻启迪。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思潮主要批判对象和反映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从14世纪到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了一场场风暴的洗礼,因世界在风暴中遭到猛烈打击,新生活观、宗教观、政治观形成,思想家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新的制度和理论构想。一个新世界逐渐在人民头脑中形成,并在实践中显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思想领域经历了哪几次风暴?并具体说明思想家们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3)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和欧洲思想领域出现的共同特征。
2022-08-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人文精神,习惯于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去体认一切,将人视为群体的一分子,而非个体。 可以说,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道”的,人是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

——摘自吴惠红《中西人文精神异同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思想对“人”的认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结合孔子的主张简要说明。

材料二   宋明理学重建了人的哲学。不以鄙陋之心看人类,而以其价值理想看人类,人类的真正价值便 显现出来。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不朽格言为代表,强调人的历史使命感。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明理学从哪几方面“重建了人的哲学”?据此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

材料三   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崇尚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而其个人的心理上和哲学上的特点尤其不能忽视。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为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在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摘自黄仁宇《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上)》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贽的“这种关心和崇尚自由有其相通之处”的含义的理解。并分 析他不能成为“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的“社会环境”。   
2020-03-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