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本主义是文艺复兴的土壤,并不是文艺复兴的唯一因素。在同样的经济条件下,历史的新时期在意大利表现为文艺复兴,在德国却表现为宗教改革。其重要原因是,德国处于分裂的状态,罗马天主教廷对它进行残酷的剥削,教廷的丑恶行径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廷与德国的矛盾是民族性质的矛盾,所以德国民族的觉醒和反抗就表现为宗教改革的形式。还有一例,有的国家如中国在晚明时也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既没有文艺复兴,也没发生什么宗教改革。什么原因呢?国情不同,当时的中国统治者腐朽昏庸,他们非但不能去建设新的文化,甚至对已经破土而出的资本主义的萌芽还进行扼杀,实行闭关政策。

——摘编自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依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他也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王夫之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读本·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他们(如伏尔泰、卢梭等)在经济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国家的福祉只不过是在一个国家中起作用的个人利益的总和……在宗教方面,宣传无神论、不可知论和自然神论——反映了理性主义者对“天启”或“超自然”宗教的怀疑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在政治方面,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三   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和内容方面比较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异同。
(2)根据材料三,结合近代中国的任一相关史实,谈谈思想启蒙如何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2021-01-0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于武则天,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材料反映了从唐初到清初不同人物对武则天的评价,对这些评价提出你的认识,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古代儒学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中国没能经历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明中叶以来的进步思潮没有稳固的社会基础,黄宗羲这种微弱晨光式的近代的法治思想,很快便沉埋在清代伪古典主义的复古浪潮中。而且直到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仍然遭到有如章太炎这样勇敢的思想家的非难和轻视。近代民主思潮在封建统治和农民小生产阶级的双重夹攻中,其生存和发展是极为艰难的。

——摘编自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围绕材料主题,提出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或近代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1-05-0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变革时期的人物活动或主张



结合材料及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变革时期与知识分子”,自拟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阐述准确。)
2020-10-1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当代社会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成果论著,下图为某学者的著作目录节选。



结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的相关史实,对该作品前两章目录内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目录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内容进行修改或增加,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7-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晚清以来,一直到现在,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是非常多的,从林则徐、魏源“睁开眼睛看世界”,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来讨论这个问题呢?

第一,是我们过去对中国文化的讨论,或者给中国文化的界定,往往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我们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形容词,可是说实话,你听完了,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第二,我也有我的担忧。最近这些年,很多人热衷于谈论中国文化,诸如“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意义”等。可是,很多人在谈论“中国文化”的时候,首先会把它“窄化”。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是有人却把中国文化窄化为汉族文化,然后又窄化为汉族里面的儒家文化,然后再窄化为他认为是正统、经典的儒家文化。第三,当我们讨论“中国文化”的时候,有一些人带着一种很奇怪的、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文化优越感。因此,在所谓“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我们中国文化优于其他文化。

——摘编自《中国文化典型的五个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4-11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可分为价值性标准和功能性标准。价值性标准侧重于真理层面,功能性标准侧重于实践层面。相较而言,价值性标准兼及现在和未来,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均具有文化建设的价值;而功能性标准侧重于现在,即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建设、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提升以及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摘编自王学伟《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


就材料选取任一标准或多个标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2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下表为知网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部分论文检索目录,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认识、理解。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整个古代中国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儒学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1-03-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