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宗羲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指出,唐初设立租庸调到杨炎时改为两税法,“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明代行一条鞭法,“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嗟乎!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者亦无几矣”。黄宗羲意在(     
A.批评前代税制改革的弊端B.揭示王朝兴衰的规律
C.指出农民赋税加重的趋势D.为知识分子参政造势
2023-03-0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封建社会可以说是“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在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一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主要表现为(     
①资本主义萌芽破土而出
②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等人的科学思想出现
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进步思想产生
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最终达到顶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宇宙便是吾心”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19-04-23更新 | 348次组卷 | 33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黄宗羲提出了百姓优乐,是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试着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2017-11-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黄宗羲提出的反映时代变化的经济主张是
A.抨击“存天理,灭人欲”B.抨击君主专制
C.抨击孤秦陋宋D.提倡“工商皆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