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顾炎武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新的思想在孕育萌生,对社会产生了冲击。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   

思想家时期思想言论(部分)
李贽“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黄宗羲明末清初“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末清初“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填写出表格中序号的内容。
                
(2)归纳材料中三位思想家的各自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主张的进步意义。
2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知(感觉、知觉)是心之体(根本、主要方面),心自(自然)然(认为……是对的)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朱熹的其他思想。
(3)据材料三,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理论依据。
(4)材料四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主张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知(感觉、知觉)是心之体(根本、主要方面),心自(自然)然(认为……是对的)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治学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学说的核心思想。
(3)据材料三,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理论依据。
(4)材料四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对某位明清思想家思想的概括。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王守仁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文化自信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

——易中天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式)

“天地之化日新”(王夫之)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唐甄)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中天的这段话是对中国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概括?选取材料中的三位思想家,分别指出其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空缺的内容。
主题:明清进步思想
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唯物论思想
唐甄大胆批判君主专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在传习和引用时,把后一句概括为
A.“三人行,必有我师”
B.“天下健,君子自强不息”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材料二   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1)材料一的思想主张是谁提出的?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治学的方法。材料三中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被后人传习和引用时概括成什么警句?
(3)综合上述材料.举一例说明儒家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的借鉴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人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梁启超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顾炎武
D.董仲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