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甄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清初思想家唐甄认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死刑次之,盗贼次之……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礼义兴,不轻犯法,是去残去盗之本也。”该思想(     
A.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儒家学说B.根源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C.意在维护小农经济主体地位D.体现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
2023-05-25更新 | 46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前黄中学、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中学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著名思想家唐甄(1630-1704)在苏州从事牙行经营,针对有些人的责难,他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之以贾为生者,人以为辱其身,而不知所以不辱其身也”“吕尚卖饭于孟津,唐甄为牙于吴市,其义一也。”由此可见
A.商品经济冲破封建制度束缚B.士农工商的界限已彻底消除
C.商人逐步建立起了道德自尊D.传统价值取向发生根本转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甄(1630—1704),清初著名思想家,对旅游有独到见解。他在《潜书·善游》篇中指出"陟高山"游长川",乃"人情之所乐"。他还以古代帝王贤者旅游的事例论证旅游与政事可以统一,认为帝王可以通过巡游,在欣赏原野之旷和山川之色的同时,了解民情,察吏奸倭,这符合人性的需要。鉴于后世的人们用因游败乱的例子反对一切旅游,他强调∶"人见太康游而有穷拒河,穆王游而淮徐作乱,遂谓败德之事莫过于游。夫二君荒淫昏髦,先自败德矣。"在"粒粒皆辛苦"的传统农业社会,旅游常被作为一种能够涣散人们意志的幽灵而遭排斥。而唐甄的旅游观,是在市民阶层兴起和大众文化产生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近代倾向的旅游观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转型的某种趋向。

——摘编自谢贵安《从唐甄的旅游观看中国文化的转型》


(1)根据材料,指出唐甄旅游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甄旅游观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这反映出他主张
A.加强户籍管理B.国富寓于民富
C.保护小农经济D.减免民众赋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朝初期的思想家唐甄认为,宋明以来的学术文化风气是“守诗书之恒训,为无实之美言”。宋明理学家们所谓的“通经”,绝不是“于《易》观阴阳,于《书》观治法,于《诗》观美恶,于《春秋》观邪正,于《礼》观言行”。由此可知,唐甄思想的特征是
A.“厚古薄今”B.“崇本抑末”
C.“经世致用D.“以民为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继承了先秦儒家推崇的唐虞三代圣王之治的传统,在《潜书尊孟》中提出了自己的追求目标,即“君明臣忠,上下和易,老幼保暖,养生送死无憾”。这表明唐甄
A.依托历史经验构想愿景
B.以复古为基本政治目的
C.主张强化传统伦理纲常
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7 .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明清思想家的民主思想
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宣告宋明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D.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现
2018-09-12更新 | 116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和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周末文综模拟卷历史部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甄(1630-1704年)号圆亭,清达州人。顺治十四年举人,任山西长子县知县,不久坐事革职,寄居吴下,潜心着述,家徒四壁,父母、兄死不能葬,仍振笔着书不缀,乐在其中。谓君子当厄,正为学用力之时。自负甚高,交往甚少。已之书稿,爱之如宝。批判君权神授,认为君主只不过是匹夫、独夫而已。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认为杀人之事,帝王居其半。官吏杀人,皆非彼之所杀,天子实杀之。其将官吏之贪视为天下最大的虐政之一。认为多官害民,天下难治,非民而官。认为人相处应如兄弟,同处天地之间犹同处一帐之内,并认为此天地生人之道。主张允许士议于学、庶人谤于道,让庶民干政。呼吁治不平必须富民,提出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户空虚,虽府库积财如山,实为贫国。著有《衡书》,含有权衡天下之意,后改名为《潜书》,另有《潜文》《潜诗》等。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词条资料》


(1)根据材料,概述唐甄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甄的思想主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唐甄(1630-1704年),清初著名思想家。经历明亡和农民起义洗礼的他,以上古“三代之治”为摹本,论述了他所理解的理想国。唐甄认为君主应以遵守道义原则的方式对待民众。“天下之大可恃乎?甲兵之多可恃乎?君惟不义无道于民”,则“推之如蹶弱童也”。所以,国家要长治久安,君主须重民爱民。为此,他告诫君主“立国之道,惟在于富”,“富在编户”,“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他承认天子之尊,但“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统治者和民众都仁爱、中和,上下形成一种秩序井然、整个社会安宁和睦的氛围。这就是唐甄追求的理想王国。

——摘编自张磊《试析唐甄的理想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甄设计“理想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唐甄“理想国”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理想国”的不足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当过商贾、牙人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强调“农贾乐业,衣食滋殖”,认为“农安于田,贾安于市”则财用充足,否则国家必贫困。这说明唐甄
A.要求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B.认为商业比农业更重要
C.认识到商业活动的价值
D.提出经济要均衡地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