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1 道试题
1 . 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据此可知,该作品(     
A.表达了宗教改革的主张B.宣扬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C.揭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D.反映了平等观念的普及
2 . 路德强调救赎并不取决于人的作为和教会的圣事,而完全立足于上帝的恩典与拣选以及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救赎的发生在于个体和上帝的直接连接,而非教会和神职人员的居间调和引导。路德的这一言论(     
A.利于教会简化仪式B.批判了教会等级制度
C.否定坚持宗教信仰D.质疑了天主教会权威
2023-09-1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马克思、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大人物”(  )
A.是意大利人文主义之父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扩展
C.代表作品是《十日谈》D.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虚伪
2023-09-0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加尔文认为“个人的公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但人们也不应当放弃现世的努力,应当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蓄有私产、贷钱取利等一切正当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据此可知,加尔文的思想(     
A.肯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B.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C.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建立了不同于基督教的宗教伦理
2023-09-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6-17 世纪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言论。这些言论重在(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愚人。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完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A.倡言人性B.讴歌科学C.宣扬民主D.呼唤革命
6 .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其论文《为基督教学校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官员书》中指出:“禁欲的目的在于战胜不贞,但前提是不能违背人性。如果禁欲活动没有起到禁止欲望的作用,甚至损害自己的身体,那么禁欲活动就该被取消。人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吃喝玩乐,不必在意是否违背教会的规定。”这一主张(     
A.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B.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C.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否定了宗教的绝对权威
7 . 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花费十余年时间,将《圣经》新旧约全部翻译成德文并出版发行。在翻译过程中,他对德文构词、语法、语句进行了加工和规范,促进了标准的德语书面语言的形成。马丁·路德的翻译活动(       
A.旨在推动宗教的世俗化改革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C.利于促进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D.维护了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
8 . 从14世纪开始,一些知识分子广泛收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艺术、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物,他们号召人们探索自然,追求知识,主张科学文化应该为人类造福教育要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这些知识分子的做法

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产生B.引发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深受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5世纪,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留出缝隙并用绳带连接,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以摘卸、独立剪裁、独立制作的袖子。意大利人的这一服饰风格(     
A.成为挑战神学世界观的关键B.借鉴了科学革命的研究成果
C.反映出新教倡导节俭的观念D.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恩格斯曾把16世纪的德国宗教改革和17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及18世纪的法国革命并列为反封建制度的“三次大决战”。这是因为德国宗教改革(     
A.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和封建制度B.加速了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C.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迅速形成D.克服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二元对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