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马克斯·韦伯说:“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新的社会伦理的本质是(     
A.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再生B.中世纪城市自治和市民阶层兴起的反映
C.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D.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诉求
2 . 拉斐尔擅长画圣母,他笔下的圣母不再是过去宗教画中那种呆板、神秘的圣母,而是美丽温柔和充满母爱的世俗女性,但圣母的眼神却略显哀愁,似乎预感到基督坎坷悲惨的命运、据此可知,拉斐尔的圣母像作品(     
A.折射出对教皇权威的否定B.以悲剧为主要表现形式
C.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D.注重唤醒女性主体意识
3 . 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以及1584年斯洛文尼亚语《圣经》也相继出版。这说明宗教改革(       
A.促进了民众精神的自由B.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形成
C.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D.利于增强民族国家观念
4 . 1466年,意大利建筑家卢西亚诺认为领主广场、大教堂、凉廊、军营、监狱和其他公共建筑等,构成了市民生活的支点,应当清除没有秩序的、嘈杂的、有害的活动,街道应该分层次划分以适应不同的职能需要。这一理论(       
A.适应了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B.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C.凸显了近代科学革命的成果D.维护了封建贵族利益
2023-07-09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但是但丁曾宣称: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但丁意在(     
A.强调人生而平等B.反对禁欲主义C.批判宗教的腐朽D.肯定人的价值
6 . 16世纪,路德提出“两个王国”理论,即“属灵”王国和“属世”王国,两者在相关的权柄领域内各司其职、互不统辖、互不干涉,共同管辖上帝创造的世界。这一理论(     
A.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B.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
C.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D.直接引发欧洲科学革命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现代化历程简表

时间

相关事件

14-18世纪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及殖民掠夺

17-19世纪中后期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德意王朝战争、俄日资产阶级改革及殖

民扩张

18世纪中期一至今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及殖民扩张

改编自《半月谈·世界现代化道路绝非独尊西方》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西方现代化的历程,自行拟定论题,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它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指向那种否定现世生活,把来世的天堂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目标的人生虚无主义态度。虽然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利己主义仍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即追求享乐的唯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以往神学神权的枷锁中慢慢挣脱出来。而启蒙运动则使人们的理性光芒无比耀眼,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对于人们的理性自信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启蒙运动后,人性的复归伴随着各种相关理论得到了众多的实践,理论渐渐变为行动,思想渐渐变为现实,社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神权已经从政治舞台中心褪去。可以这样说,文艺复兴将人们的思想带回到了此岸世界,但是并没有真正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将人们的思想和世俗权利带回到此岸世界,但是依旧没有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而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

——摘编自涂文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并说明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的理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革命逐步将人从自然的物质约束与神的道德约束中解放出来,新的历史观随之登上舞台。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普遍规律的追求;二是对普遍价值的追求。正是得益于科学理性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普遍人性的探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由此形成了新价值观或道德观,即卢梭、伏尔泰等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观念。历史规律信念、新道德观念与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物质财富的增长共同孕育出了影响深远的历史进步观。黑格尔强化了国家主义意识,马克思推动了世界主义理想。这些观念激励着人们为理想而奋斗,进而转化成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张文涛《西方历史观念的未来向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新的历史观"提取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3-04-0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5世纪的意大利诗人瓦拉认为圣徒所褒奖的贞操美德“是一种侵犯人的本性的暴力,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人的痛苦”。这一思想(       
A.追求宗教信仰自由B.关注人的世俗生活
C.认为知识是道德本源D.强调了人性本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