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范围中国西方世界
1000-1500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出现指南针和突火枪理学兴起与发展元实行行省制度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制欧洲出现资本主义(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14-17世纪)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2)世界市场雏形初具
1500-1700年明清王朝推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明中后6期)王阳明心学出现(理学发展到高峰)明末清初出现反正统反专制启蒙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康熙:维护国家主权的统一。宗教改革(16-17世纪)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效学原理》发表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的代议制开始确立
1700一1800年雍正帝设军机处;专制制度达顶峰古典文化达到高峰欧洲启蒙运动(17—18世纪)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1776年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学《国富论》发表北美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1789年法国大革命
1800一1900年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新思想萌发(林则徐、魏源)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洋务运动(1861-189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1894-1895)戊戌变法运动(19世纪末)1804年《拿破仑法典》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40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59年《物种起源》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

上表能够反映1000—1900年中国和西方世界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

2 . 下表反映出的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
事件意义
地理大发现视野开阔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改革否定教会权威
启蒙运动理性精神质疑宗教
达尔文进化论神学受到严厉考验
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教会影响力减低

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B.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C.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闻见录》,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是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

——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说明马可·波罗《东方闻见录》的价值。简析“中华帝国及文化”在意大利开始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加以解读。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到1550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1494年法国的入侵,使意大利半岛遭受了严重破坏。1502年至1505年的4年中,威尼斯商人在亚历山大港平均每年只能获得100万英镑的香料,而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中,他们平均每年获得的香高达350万英镑。几个世纪以来,意大利一直向外出口纺织品等工业产品,但行业规定的限制、税收高和工资成本高的阻碍,未能生产出适应不断变化的口味的产品,16世纪后期逐渐被英国、法国等超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马丁·路德)日夜思考,然后我明白了上帝的正义是一种正义。凭借它,通过思赐和纯枠的仁慈,上帝通过信仰给我们正义。在信仰中看上帝,你会看到他总父般友爱的心,其中没有愤怒和冷淡。我没有理由谴责农民,因为他们承诺要像基督要求的那样服从法律和良好的教导,但是我刚刚一转身,他们就不管承诺,出去诉诸武カ了,像狗一样掠夺和抢劫……一句话,他们所从事的纯是魔鬼的工作,只沉湎于抢劫、谋杀和流血。

——【美】丹尼斯・舍尔曼《西方文明史读本》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理性的国家……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马丁・路德进行简要评价。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理性王国对未来的资产阶级社会做了哪些理想化的设计?并举例说明恩格斯的观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欧洲文学作品中的封建君主大多为正面形象,作家在作品中多有歌功颂德;而到了18世纪,君主在文学作品中则变成了腐朽、堕落的代名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文学流派的发展B.封建君主地位的下降
C.社会主流思想的转变D.天主教会统治的腐败
6 .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攒、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
2020-07-27更新 | 410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世纪时,德国媚法之风盛行,法国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康德、歌德等人努力下,德国在哲学、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致历史学家答兰克鼓吹道“德 国人是奉上帝之命去发展与法国人完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这一变化说明德国
A.工业化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B.开始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C.启蒙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增强D.十分不满法国文化的入侵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欧洲儿童死亡率很高,大量婴幼儿难以活到成年。11世纪之前,童年都被看作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过渡阶段,毫无重要性可言,社会缺乏对儿童特殊性的认知。当时人们并不认为儿童具备成年人一样的人格,对儿童普遍冷漠、忽视。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现代家庭观念在欧洲出现,孩子被看做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父母亲自抚育孩子并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18世纪,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打开了科学研究儿童的大门。

——摘编自(法)菲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等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传统儿童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说,家庭中应该由大人统御所有子弟,由家长决定子弟事务。朱熹要求儿童应该远离踢球、放风筝等“无益之事”。儿童的存在,是为了变成大人。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儿童观传入中国。1902年清政府《钦定学堂章程》中首次出现了“儿童”一词,“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的《慈幼问题》、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等代表着中国近代儿童观的产生,主张尊重并平等对待儿童。1919年,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访华,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及“儿童天性”“儿童中心”的儿童观在中国引起轰动并迅速风行开来。

——摘编自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18世纪欧洲“儿童被发现”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中西儿童观变化的异同,并说明中国儿童观变化带来的影响。
9 . 18世纪,法国出现多种形式的公共和私人阅读方式,有私立或公立、世俗或者宗教的图书馆,有“文学陈列馆的书店”以及各种“阅读会所”。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革命运动影响民众文化生活B.工业革命推动主流观念变化
C.公共空间兴起促进思想传播D.民主共和观念成为社会共识
10 . 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中,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在继承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2)从材料二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3)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