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
A.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B.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C.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D.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2017-11-06更新 | 824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美国宪政里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A.西塞罗自然法思想B.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D.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2017-08-22更新 | 176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这段材料出自下列哪一部历史文献
A.《利维坦》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表达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
A.强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
B.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
C.反对理性,强调感性
D.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
2017-04-18更新 | 433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8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第一次是希腊时代,第二次是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下列关于这三次演进和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第二次使人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第三次促进了人自身和人的思想双重解放
D.后两次把人们从君主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险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2016-12-12更新 | 19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和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
2016-12-12更新 | 805次组卷 | 64卷引用: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