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伏尔泰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他还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并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且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较晚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鸠、卢梭等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毫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风”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探讨两者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卢梭曾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表明他(  )
A.完全背离人文主义精神B.对理性主义提出了质疑
C.已经摆脱了神学的束缚D.科学地道出启蒙的真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17世纪对世界的研究往往是描述性的,无论是笛卡尔还是培根,都没有与现存的政治秩序发生冲突,甚至还公然向现存的政治权威表示敬意。18世纪则不同,那时的哲学家们考虑和讨论的都是社会应该怎样,而不是它实际上是怎样的。这一转变
A.掀起了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C.打破了民众对罗马天主教廷的迷信
D.维护了现存的社会政治秩序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分析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
2020-02-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的历史和文化因素,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如下所示

因素

条件

沙龙

沙龙里的谈话无所不及,它在无形之中成为了自由思想的集散地

学术团体

各种学术团体为各种不同意见的交锋、争论提供了讲坛

图书馆

渴求知识的人们可以阅读书藉和交流思想

咖啡馆

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的理想去处,也是最大胆的思想的传播场所。狄德罗等人就是在咖啡馆里纽成了“百科全书派”

共济会组织

尽管规模不大,但都为启蒙思想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俱乐部

——摘编自张克毅、邢娜《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


材料蕴含了诸多的历史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个体的人)既然只不过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
A.多数人的利益表示
B.共同体的理性意志
C.主权者的集体诉求
D.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7 . 有人认为,相对于中国的明清启蒙思想,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已提出较完整的构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内容,即权力来源、权力构建、权力归属。下表是某老师对启蒙思想主张的归类,其中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A.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三权分立③自然权利
B.①自然权利,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三权分立③主权在民
C.①自然权利,主权在民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③社会契约
D.①社会契约,天赋人权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③主权在民
8 . 伏尔泰和卢梭作为法兰西的伟人,各自的伟大显然毫无疑问。然而,他们生前却是冤家对头,互相仇视、攻击,至死不休。伏尔泰与卢梭争论的焦点话题最有可能是
A.国家政体的形式
B.法律与人的关系
C.公民权利的来源
D.自由平等的保障
9 . 自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生命进化历史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后,物理学和化学也接受了进化(演化)概念,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过程是不可逆的、随机的,非生命系统也有类似生物进化的、从混沌到有序的演化行为。这表明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具有普适性
B.良好秩序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归宿
C.理性精神与人文情怀可以相互交融
D.自然科学不同领域间有一定共性
10 . 宗教问题是启蒙思想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洛克认为人人皆应选择自己的救赎之道,教会对此没有垄断权;伏尔泰认为,现世中的人对于宗教和来世应有信其所愿的自由。据此可知,他们
A.肯定宗教的意义
B.认可因信称义理论
C.都信奉唯物主义
D.主张宗教宽容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