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概况


提取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论证须有史实依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观点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德性是实践的最高原则。他声称:“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人的最高的善是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而人的善和幸福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这种德性能使人达到最高的幸福,这就是说,道德要求应当成为实践的永恒准则。
但丁(1265~1321年)通过(神曲)中“三界”的描述,重新定义了人与上帝的关系,他认为上帝虽然是最高的精神权威,但是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对上帝不能言目崇拜;任何人只要积极向善都有获得拯救的可能;提倡道德力量在个人拯救中的作用,认为人的罪孽与美德的评判依据,就是人的伦理观念。
约翰.加尔文(1509年一1564年)认为上帝以其绝对的、不可改变的最高意志对世人进行拣选,被选中者即是上帝的选民,否则就是弃民,要受永罚。他认为信徒所做的只是荣耀上帝与证明自己是选民,这可以从事业成功、百事如意、道德高尚等体现出来。鼓励追求财富,同时又要求破产者、社会下层等服从上帝的安排。
德尼。狄德罗(1713~1784年)反对专制统治,坚持国家起源于契约。反感君主滥用权力,他主张君主只能在合法的范围之内使用权力。他还主张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这样科学才能发展。不过,他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而由于教育和立法,就具备了社会的德性、仁爱和良知。他认为,法规的好坏,能够对人的行为起到决定作用,也可以决定社会风气。

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论题合理,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3 . 追求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孟德斯鸠的目的是,不让人民占上风,出现一个平民政治的国家,不让君主独揽大权,出现一个专制国家。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在限制君权方面的主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主张实行的政体名称,为了避免“出现一个专制国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政治学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根源、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郑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利断的标准,反映亲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

—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天主教会对人思想的禁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渴望摆脱蒙昧性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理性的光辉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欧洲的两次思想运动,无论是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还是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的理性解放。在他们的哲学中,人的问题被一以贯之受到关注,他们站在人的角度来审视整个世界,用人的眼光代替神眼光,逐渐意识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使人从“敬上帝”的迷梦中觉醒。

                                           一摘编自孙兴《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三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差异,并分析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2019-11-01更新 | 461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卢梭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错误之一,就是过多地使用了冷静的理智,好像人除了理智以外,就没有什么可选用了”。据此可知,卢梭
A.反对对理性的推崇B.赞扬人性之美
C.主张依靠本能行事D.倡导浪漫主义
2022-05-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湖北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卢梭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绝无谬误的向导是不可靠的,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B.反映了其思想的激进偏执
C.阻碍了启蒙思想宣传发展D.诱发了现实主义思潮兴起
7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都是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B.都是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都不同程度地为后世所借鉴
D.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019-03-02更新 | 446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第八次双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61年法国新教徒卡拉斯之子上吊自杀,狂热的警察和民众臆断“卡拉斯欲阻止儿子改信天主教”实施了谋杀,卡拉斯被判有罪,折磨至死。深感震惊的伏尔泰亲自调查事件和搜集证据,撰写并出版了《卡斯拉先生之死的原始文件》,震动欧洲,三年后该案平反。该事件
A.导致了法国宗教改革
B.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觉醒
C.传播了平等法治理念
D.瓦解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2019-05-12更新 | 475次组卷 | 15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5月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18 世纪,意大利史学家维柯提出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 过程,每个民族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神祇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而三个时代的更迭 又总是与政治变革相联系。这一认识(     
A.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D.否定了神创世界说的理论
10 .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如果人不用一种普遍的意志代替他自己自私的个别意志,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将不能获得幸福和美德。德国哲学家谢林也讲过,“作为其自我实现的个人的自由在于使他自身与整体一致。”他们都主张
A.个人自由服从国家意志B.自由是普世性价值理念
C.对自由意志的尖锐批判D.法律对个人权利的约束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