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5 道试题
1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2021-10-20更新 | 639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珠海市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是宇宙的中心,人不过是神的附属;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则借鉴了培根的知识分类方法,按人的心智能力来划分知识,用人的视角展开对世界的认识,组织编纂了《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这一变化表明
A.人类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
C.人类的理性精神与中心地位得到彰显
D.人们已经摆脱了宗教禁欲的精神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18世纪,法语阅读材料来源中有大量的盗版书和禁书。盗版书是对某种合法图书的盗印,它们构成了旧制度下书籍贸易的很大部分;禁书是指冒犯了现行的宗教或政治律条,或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的流行反映了18世纪的法国(       
A.印刷业遭到致命打击B.封建君主专制愈演愈烈
C.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D.严重缺乏产权保护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693年,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强调“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主张从儿童的衣、食、住、行,以及加强锻炼入手,以增强他们的体质,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
A.弘扬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适应工业化的社会诉求
C.推动了启蒙运动高潮的到来D.催生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5 .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精神内核是
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享乐主义D.自由主义
6 . 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
2019-01-30更新 | 1801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7 . 理查德·普莱斯是一名不信奉国教的牧师。他认为他所处的时代是“日趋光明”的时代,“改良的步伐永不停歇,直到它铲除地球上多数最严重的灾祸”。据此可知,英国启蒙运动(     
A.推崇独立思考B.受制于宗教纠纷
C.强调社会进步D.根源于议会改革
8 . 17-18世纪,英法等国的思想家从宇宙受永恒的“自然规律”支配这一前提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同样是在不变的“自然法则”作用下运动的,并提出“永恒的人性”“永恒的道德”等社会政治学说。由此可知
A.近代科学与启蒙思想在思维上相通B.启蒙运动催生了近代科学
C.启蒙运动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D.理性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9 .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相信,存在着牛顿所证实的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都受到理性的检验。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
A.根源于牛顿创建的经典力学体系B.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双重觉醒
C.有助于构建近代社会的政治蓝图D.带来了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10 . 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国王神迹》的研究对象,是1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广泛流行于英法的一种现象,即国王以手触摸瘰疬病患者为其治病,以及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能够治愈这种疾病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态是源于对神圣王权超自然的信仰,即王权诱导下民众产生的“集体错误意识”。在17、18世纪以后,国王触摸仪式逐渐退出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舞台。其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的推动B.理性思想的传播
C.君主立宪制建立D.工业革命的开展
2023-03-10更新 | 322次组卷 | 3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广东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