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请从图一、二、三中,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2022-05-3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训练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大大削弱了中世纪艺术创作对宗教世界的过度关注,转而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促使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日益浓厚。人文主义者对自然进行细致的观察,为培养科学实验者的直接观察能力“提供了敏锐而重要的刺激”。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削弱了理论家原先对技术工艺的社会偏见,艺术家和工匠也开始积极吸收数学等理论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技巧。

——摘编自郝苑等《论文艺复兴对科学复兴的深刻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对人的思想解放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是“自然”的概念取代了“上帝”的概念;另一方面还为人们在世俗的人间重建“天国”提供了工具和视野。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继承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用来分析客观世界,论证资产阶级的权利观和民主制度,在他们的努力下,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在法国深入人心。

﹣﹣摘编自马世力、膝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自然科学对启蒙运动的推动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权利观和民主制度”的具体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就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人把农耕看作对自然法则的臣服,认为人通过劳动可与自然及神的力量接触而不朽。随着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奴隶的普遍化,贬低劳动的观念产生,对手工业和商业的贬斥尤为明显。进入中世纪,劳动被视为上帝对人的惩罚,神学家们视劳动为人类抵御欲望诱惑、实现自我拯救的途径之一。至近代,思想家们开始深入思考劳动之于人的积极意义。如狄德罗指出劳动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卢梭认为在对小孩子的教育中增加一门手工艺课十分必要等。亚当·斯密从社会经济领域的视角系统地阐释了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唯一方式,人类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发现自身的本质。——摘编自付长珍王成峰《从生产自身到发展自身

——西方劳动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

材料二   受儒家思想影响,古代中国社会轻视劳动,劳动者地位低下,但同时又重民本,倡勤劳。新文化运动中“劳工神圣”思潮促进了人们对劳动者的重视,唯物史观及劳动价值论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劳动者地位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集体主义教育和阶级划分,劳动光荣观念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初期,平均主的分配方式被破除,“勤劳致富”成为主流劳动价值观。

——摘编自田守雷《中国主流劳动价值观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劳动观念变迁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现代主流劳动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
4 . 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
(1689~1755年)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
(1694~1778年)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
(1712~1778年)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三

材料四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弘扬的基本主张。
(3)你是否认同材料四的观点?请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基本内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它所看重的并非是个人的物质积累,而是自我修养;并非是聚敛物质财富,而是精神的提升;并非是拓宽疆土,而是拓宽人类的同情。
——北京大学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2)指出材料二中“美国梦”与“欧洲梦”共同的思想根源并比较“美国梦”与“欧洲梦”的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产生不同“梦想”的共同因素。
2014-12-05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