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卢梭认为只有直接民主方可体现民意,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并得到众多欧洲君主认同,孟德斯鸠强调分权制衡。据此可知,三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A.符合欧洲君主政治改革的要求B.反映出不同的阶级属性
C.是对天赋人权实践的不同认知D.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023-11-02更新 | 59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摸底考)考试历史试题
2 .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孔多塞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吉伦特宪法的起草者,对概率情有独钟,曾发表数学专著《积分论》,用概率论研究选举投票等社会问题,提出著名的孔多塞陪审团定理。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普通法系得到丰富完善B.世界性法律体系走向了成熟
C.理性思维影响法学发展D.正式确立了西方陪审团制度
3 . 18世纪的法国,带有主观的、不确定的字眼遭到排斥;热烈的情感和奔放的想象都受到怀疑,被视为产生谬误、贻害社会的根源。这说明,当时法国(     
A.理性精神深受追捧B.文化专制现象严重
C.教会权威受到抨击D.财产私有遭到反对
2022-09-01更新 | 513次组卷 | 7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
4 . 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人们普遍认为历史和人类社会是循环往复的。但17世妃以来,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认为,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停地走向进步。这一变化(     
A.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宇宙观B.深受宗教改革运动影响
C.反映理性至上的时代主题D.强调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一场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思想家对于他们所栖身的世界展开了广泛深刻的批判:现存的宗教组织、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司法体系、教育模式等均受到了质疑。这场运动(     
A.倡导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思维方式
C.痛斥教廷兜售赎罪券的行为D.强调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2022-06-28更新 | 451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认为,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士大夫对神的态度就是“敬天秉公”,而天就是天理、自然;赞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理性的、人道的原则,具有普遍性。这主要说明
A.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
B.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C.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的借鉴
D.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法国启蒙学者关注公民教育,认为专制国家的教育只是“培养好奴隶”,不会造就出真正的人。公民教育应由民主国家设立机构来领导与管理,以推翻教会对教育权的垄断与掌控。狄德罗认为优良的自然素质绝非贵族所独有,“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屋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只因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下,民众的子女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其中的天才被埋没。在当时法国“优秀的爱国者”和“始终正直的公民”极为稀少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卢梭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构想为推动臣民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

——摘编自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材料二   民国初期是近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产生发展阶段。《临时约法》首次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在学习借鉴西方公民教育之初,不少学者强调“德国公民教育之思想,不可完全移植于我国”。商务印书馆和《中华教育界》等民间社会机构发表西方公民教育著作文章,顺应时代要求,自觉承担推动公民教育的重任。朱元善于1916年提出,“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不断传入,人们提倡将民主共和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摘编自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发展观脉络探析》


(1)根据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公民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史启示。
2022-03-26更新 | 485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791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征用圣热纳维耶芙大教堂改为先贤祠,用以供奉伏尔泰等人。在仿古罗马万神殿的三角门楣上,雕刻了"献给祖国感念的伟人"的铭文,大型浮雕的主题从天使围绕十字架的"信仰之爱"变成了"祖国为公民与英雄加冕"。这反映出
A.法国开始形成近代民族国家B.天主教失去精神独裁地位
C.启蒙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D.当时政权注重塑造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伏尔泰认为,承认有一位上帝辅助惩罚人世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罪恶倒也是有益于人群的事,但是虚伪的神明观念与现存的罗马教廷带来的狂热与宗教迫害确实造成过累累冤案。该主张
A.引导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
B.助推伏尔泰成为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C.为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D.体现了资产阶级摆脱宗教束缚的主张
10 . 牛顿取得的物理学成就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构想未来的理想社会。以上材料说明
A.科学革命对于启蒙运动的推动
B.哥白尼的日心说具有充分合理性
C.宗教改革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D.宗教改革使信徒的信仰更加坚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