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影响了同期科学的发展。社会也给予科学更多的支持,如仅仅国为对地球和生物的兴趣就引发了多次考察行。从200多年前为了香料而地理探险,到现在只是为了加识,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上流社食贵妇人主持的沙龙,到头来者不拒的咖啡馆,科学知识和启蒙思想到处传播。1831年,雨果感慨,书与大教堂校量,前者会战胜后者。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法国科学家居煌叶的激文论与英国赖尔和达尔文在地质学和生物学领域中所持的新变论,分别与当时法国激烈的社会动及英国温和的政治改良有某种联系,居煌叶一本著作的标题就是《地球表面的车命》。

——摘编自昌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将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试图通过科学的传播来实现真正的民主,进而批判中国的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新文化运动所认识和理解的科学,不仅仅是科技术或科学思想,而更是一种广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与迷信、盲从、愚昧相对立的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五四新文化运动将对科学的追求和崇尚与对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愚昧思想以及由伦理、旧道德乃至整个传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联系在一起,因而它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变革,科学从此渐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

——摘编自郑大华《五四新文化动与近代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时期科学传播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较于启蒙运动时期科学传播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传播与思想解放之间关系的认识。
2019-05-24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5月份模拟历史试卷
2 . 世界思想文化丰富多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来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材料三   2012年6月《东方都市报》刊登了一幅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火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比如佛、功夫、礼、老舍、爱因斯坦、道、京剧等代表中外文化的文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这些新观念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
(3)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3 . 近代以来,对理性主义的不断弘扬与反思,促进人类社会走向和谐进步。阅读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因此,要在理性的引导下,要用理性来批判专制王权、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

——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启蒙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粉碎政治暴政的枷锁和削弱那些丧尽天良的教士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也在日益增长。当这种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扩展到整个欧洲,带来了双重影响。同时又是道德的堕落与文明的丧失。

——摘编自刘玲《高中历史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探究》

材料三   在这种情况下,18世纪文明所开出的许多花朵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在下层社会中的被文明和理性所压抑的宗教情绪,那种个人的自由和情感在法国大革命后释放出来,并演变为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

——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材料四   如果没有爱的情感的基础,理性就不可能真正培养人。在社会生活中,情感与善良则引导我们去服务于公共利益,而理性则可能激励自私之心。卢梭对意志与情感的张扬,并不意味着否定理性。他信赖活泼而充盈的理性,反对的是那种把理性置于人性之上并反过来压制人性的观念。

——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概括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双重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追求的价值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此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代表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处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

4 . 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并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戈拉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物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

——苏格拉底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张有哪些?
(3)材料三的突出主张是什么?马丁·路德由此开展了什么政治运动?
(4)为避免出现材料四中所述的“一切便都完了”的情况发生,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在政治追求方面人文主义是如何得到发展的?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特征的认识。
5 .
(1)根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②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相似点。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2019-02-2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展览一场中外思想集锦

展览一:中外思想概览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烦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书名项目清朝《红楼梦》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

主要思想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和发展人的个性。

展览三:中外名画欣赏

《清明上河图》                                 

《蒙娜丽莎》


(1)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2)上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的两幅名画,写出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和他的近臣”是如何将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的?
(2)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4)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观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得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得原因做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刊《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犯非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4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7世纪,神主宰希腊。公元前5世纪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人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社会背景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主张。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的认识。
2019-04-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10 .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思想集锦

展览二:中外名画欣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并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2)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两幅名画,并写出解说词。(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
2018-12-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