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1 . 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到1751年仅法语就印刷了22版,同年在匈牙利推出了拉丁语版,到1773年已经出现了十种不同的英译本,荷兰语、波兰语和意大利语版先后在70年代出版,德语和俄语版分别于1789年和1801年推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启蒙思想成为时代潮流B.欧洲的印刷业已经领先世界
C.法国语言文化教育发达D.分权思想得到欧洲各国认可
2 . 下图所示是某网站为18世纪法国四位思想家绘制的漫画。下面对四位思想家的主张说法正确的是
A.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B.为法国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C.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统治
D.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否定超自然的神秘主义,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一种实在的物质存在;人的灵魂都是一粒物质的种子。由此可见“百科全书派”
A.否定了人类的宗教信仰B.崇尚毫无拘束的社会秩序
C.提出了科学的唯物主义D.受到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4 . 它依据从“自然”“理性”等推演出来的“人权”之类的原则,强调肃清僧侣主义,变革君主专制政体,实现有法律保障的自由平等。材料中“它”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美国内战
2021-05-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到1751年仅法语就印刷了22版,同年在匈牙利推出了拉丁语版,到1773年已经出现了十种不同的英译本,荷兰语、波兰语和意大利语版先后在70年代出版,德语和俄语版分别于1789年和1801年推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语言文化教育发达B.欧洲的印刷业已经领先世界
C.民主成为时代潮流D.分权思想得到欧洲各国认可
2021-05-20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启蒙思想家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这表明启蒙运动
A.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B.得益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C.得到世俗王权大力支持D.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
2021-05-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法的文献定义了物权为“对所有物的完全支配权”,将具有财产价值的客观存在统统视为物,比如主人对于奴隶的权利,债权关系中的债权,继承关系中的继承权。罗马的物法就是关于财产、财产的取得和转移的法律,罗马法中物权的实质就是拥有、取得、占有和管领物的权力罗马法通过相应的诉讼来保护所有权,当私有财产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

——摘编自姜波《商品生产者的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

材料二 关于税收,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强调为纳税人服务的目的性和税额的合理性,“国家的收入是每个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财产的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些财产政治法使人类获得自由,民法使人类获得财产,国家只能在民法范畴内处理与个人的财产关系,而决不能凭借政治法剥夺个人的任何财产,这就使私有财产真正足以对抗任何强大的对手而神圣不可侵犯”。

——摘编自赵文洪《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カ,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现存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已经成了生产カ发展的桎梏。私有制的发展必然走向它的对立面,必然要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分工和国家的消除来实现,变革私有制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摘编自张雷声《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批判思想的逻辑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定义物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提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克思与孟德斯鸠关于私有制态度的异同。
2021-05-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这段话集中表达了卢梭的什么思想?
A.天赋人权B.平等自由C.主权在民D.科学理性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极富预言性地高喊: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路德选集》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哪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哪一个国家进行了宗教改革?分析材料二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是哪一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并概括卢梭的政治主张。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
10 . 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社会流行“中国风”,仰慕中国文明,不少作家、画家在其作品中涉及中国文化。下图是当时欧洲画家绘制的两幅画作。对这类作品理解正确的是
A.两幅绘画作品均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B.启蒙思想家赞赏中国皇室亲民恤农精神
C.工业革命初期欧洲人怀念传统的农村生活
D.人文主义者讽刺中国社会结构的保守落后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