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8世纪末,法国在华传教士马若索回国时为法国皇家文库收集了几千卷中国图书:传教士杜赫德包罗万象的巨著《中华帝国志》很受启蒙学者的欢迎。这说明当时中华文化西传的重要原因是法国(     
A.宗教改革的需要B.大革命的推动C.民族国家的形成D.理性主义成长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   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品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8世纪发生于西欧的主要思想解放运动并说明其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 .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后认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主张和中国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有一致之处。如果小明的这一看法有其合理性,那么能够支撑其看法的主要论据是两种学说中都
A.主张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B.强调贵族的参政议政权力
C.主张及时施行“政教分离D.认可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
4 . 这场运动“让人们反思神权政治和贵族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它引导人们先是反对贵族等级制度,继而质疑乃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是欧洲(也包括美国)得以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该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公共事务的意识
B.公民的义务责任
C.公民的身份特权
D.参政议政的权利
2017-10-22更新 | 260次组卷 | 3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