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闻见录》,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是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

——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说明马可·波罗《东方闻见录》的价值。简析“中华帝国及文化”在意大利开始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加以解读。
2 . “他们不再愿意继续充当没有权利的东西,而终于要求成为享有一切权利的真正的人,根据自己的人性,要求取得这些权利。而且,他们要把自己的人性,把他们自称为最有价值的和最神圣的人性提高到最高峰。”这里的“他们”旨在(     
A.创建民主共和政体B.摆脱宗教神学控制
C.揭示社会运行规律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
3 . 如图选自笛卡尔(1596—1650年)《论人》,展现了感觉和手的运动的关系。由此可知(     

A.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B.上帝的视角决定着人类的认知
C.人对外部刺激的感知是盲动的D.理性是认识和通向真理的途径
4 . 1755年8月,伏尔泰在读了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给卢梭写信说道:“从没有人用过这么大的智慧,企图把我们变成牲畜。读了你的书,真的令人渴望用四只脚走路了。”伏尔泰在此质疑的是(     
A.浪漫主义B.共和主义C.平等主义D.自由主义
2023-02-2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就是战争状态。为此,所有人都把自己享有的一切自然权利包括生命和自由转让出来,交付给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或议会,以保护所有人的安全与和平。这表明霍布斯(     
A.反对社会契约理论B.推崇君主立宪制度
C.倡导监督国家公权D.主张强化公共权力
2023-01-0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法国,人的学说跃居历史的舞台,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武器。人是一切理论的根本和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他们主张以理姓作为审判台,克服人类的一切“迷误”,找到改造社会的方案。他们提出“天赋人权”“人道”“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以之启发人们的头脑。同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决战。与宗教神学世界观相对立。“人”的学说对于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具有进步意义。

材料二   法国启蒙思想对新文化运动的重大影响在于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高一涵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就借助卢梭等人的自然人性论、社会契约理论确立了“立人”,实现“人根本上解放”为目的的启蒙思想。受卢梭学说的影响,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把人看作是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和价值核心,包括国家在他们的眼中也不能凌驾于人之上,更不可以借国家之名剥夺个人权利,国家是因为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获得合法性。可见,新文化运动领导人借助人民主权理论确立了一种国家和个人的新型关系原则。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燕《法国启蒙思想与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22-09-08更新 | 19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7 . 近代一位思想家曾经说道:“懒惰和怯懦乃是何以有如此大量的人,当大自然早已把他们从外界的引导之下释放出来以后,却仍然愿意终身处于不成熟状态之中,以及别人何以那么轻而易举地就俨然以他们的保护人自居的原因所在。”他意在强调(     
A.个人拥有追求世俗生活的权力B.人应该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
C.人们有权追求现实的精神享受D.人们应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8 . 某学者认为,卢梭的理想政体是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主张在现实政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但是卢梭又鼓吹由一个立法者根据社会“公意"制定成文法,这是对开明专制的辩护。该学者意在强调卢梭的主张(     
A.忽视了精英对政治的影响B.具有激进与保守的双重属性
C.把空想与现实结合在一起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论及父亲对子女的监管权,他认为(未成年)子女尚不能运用理性去生活,因而在政治上还不能成为自由人。孟德斯鸠在此强调的是
A.理性是获得自由的前提B.家庭是儿童教育的主体
C.情感经验比理性更可靠D.父系家长权威不可侵犯
2022-06-08更新 | 62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A.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B.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
C.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D.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
2022-06-08更新 | 5507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