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9 道试题
1 . 起源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列举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2016-11-27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康杰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历史学家认为,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都兼具延续性和变异性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法国王廷对戏剧进行了自上而下的美学规范。18世纪,狄德罗等知识分子又把资产阶级伦理道德拉入戏剧,同时清整了剧场观剧形式,一套高雅的戏剧美学和戏剧生活方式逐渐建立,……剧场不再是一个各阶层混杂, 民众自由表达情绪的集体狂欢场所, 而逐渐成为地位、财富与知识占有者们的专利。……戏剧与大众的距离逐步拉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大批文化界及戏剧界人士……面对戏剧脱离大众,被资产阶级垄断的状况,纷纷表示强烈不满。
——罗湉《民众戏剧之争——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戏剧普及运动》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   孟德斯鸠(1689—1755)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材料四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许多人认为,自己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摆脱偏见和迷信的时代。凡不是根据逻辑理性得出的原理,却自称为权威和权势的,都引起人们的怀疑。人们甩掉了传统的枷锁,认为不需要再谨守过去教会与国家为自身权势而强加于人的专制、非理性的那些说法。……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以个人经验、以世俗生活为出发点的思想方式,到18世纪初。已经初步开花结果,绽出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新思想,后来称为“启蒙”(即摆脱偏见和迷信)。
——摘编自[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回答:
(1)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戏剧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出现戏剧顶峰的原因。根据材料一,指出17—20世纪初法国戏剧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趋势的形成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三,指出孟德斯鸠思想与洛克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3)据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延续”了文艺复兴的主张,又在哪些方面反映了文化传承中的“变异”?
2015-12-02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予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法】伏尔泰《哲学辞典》(1764年)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李贽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的出现反映了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伏尔泰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
2015-12-0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蒙思想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其它地区,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1668年)
材料二 十八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君主国家。国王控制着全部国家权力,法律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财政支出无度,监狱制度黑暗,中央机构混乱,宫廷生活糜烂……这一切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商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第三等级同封建制度的尖锐对立。……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儒家学说也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编自沈星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洛克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
(2)依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要推崇中国文化?
2014-01-18更新 | 9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14世纪以来形成了一浪高于一浪的思想解放运动,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请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由谁引发?   
(3) 17—18世纪以卢梭等人为代表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请列举这场运动中思想家的主要学说和思想
2016-11-18更新 | 7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必修历史试卷
6 . 材料一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三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之浅析》
(1)据材料1,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核心思想。
(2)列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主张人文主义,后者与前者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
(4)材料3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5)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2013-07-10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开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在制度构建上,“罗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因为自从它产生以来,它的制度就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级官吏的威望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监察官每年都要检查一个共和国当时实际情况,这样就把人民分配到不同的特里布(部落,古罗马的行政单位)里面去,以便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四: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 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法之所以促使罗马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简述其思想在18世纪的实践情况。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2012-06-19更新 | 9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做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做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也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哲人们”指的是哪些人(至少写出三位思想家)?这些“哲人们”发现了哪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3)据材料三,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
2013-03-26更新 | 9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射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选修)
9 .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数以千计的孔子学院,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儒学,在当今世界再次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材料一: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材料二: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 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
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
(2)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
(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民族精神的影响。
2013-03-22更新 | 7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贵州省湄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