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虽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核心理念却一以贯之。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路德指出,人的灵魂的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而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列举反映孔子人文精神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路德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契约论》的作者是谁?他有哪些基本主张?
2021-01-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物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约束权力。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一一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巴黎)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这样,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表机构的代表签发限权委托书,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德]思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189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提出的防止滥用权力的主张。其主张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黎公社是如何约束权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2019-12-2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9-2020年高二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5
3 . 先进的思想此领着当时社会的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纪念“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邮票


(1)结合所学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历史地位。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两位启蒙思想家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说明这些思想观点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3)某校举办“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展览,请你完成下表内容。
时间人物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初孙中山
20世纪20~40年代毛泽东
20世纪70~90年代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现代化建设

2019-08-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3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用艺术形象向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统治和和禁欲主义宣布:人从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徒有形质,没有七情六欲的模具,人能向人微笑了!所以《蒙娜丽莎》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蒙娜丽莎》如亮丽的玫瑰刺破了午夜的黑暗与沉寂,给人们的心注入一缕芬芳与希望,成为欧洲人结束中世纪漫长痛苦生活的标志。

——《人性的觉醒与写实风格的复苏——浅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油画》


(1)材料中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蒙娜丽莎》创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马丁·路德改教时,大力提倡四大原则:“人人为祭司、人人有召命、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他认为每个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而上帝对人的呼召也是平等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为突破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迎接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2)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开创了人类的启蒙理性。卢梭在这一时期,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挑战旧制度,傲视传统观念,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在对社会理论的探讨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敢,歌德曾评价:“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理解,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回答哀公问政:“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中庸》

治法明,则官无邪。

——《商君书·壹言第八》

材料二   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这样,及时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表机构的代表签发限权委托书,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恩格斯1891年《<法兰西内战>导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位思想家关于约束权力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是如何防止滥用权力的。其主张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恩格斯约束权利的主张。
6 . 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中,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在继承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尹虹《略谈欧洲复兴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加以实现。路德的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编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哲学家要启迪民众心智,使之具备自主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他们对人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人的这种自主认知世界的能力,他们称之为“理性”。

——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人类探索精神世界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推动欧洲思想解放的根本原因。
2019-07-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历史试题
7 .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区域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

材料二 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对法国专制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

——王怀兴《世界文化简史》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概括其思想主张;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什么影响?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材料三   当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启蒙运动出现的社会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是“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的表现?该历史事件倡导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9 . 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要“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核心思想。并指出该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概括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主张。据材料列举东西方实践孟德斯鸠思想的法律文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