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观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得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得原因做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刊《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犯非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4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2 . 世界思想文化丰富多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来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材料三   2012年6月《东方都市报》刊登了一幅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火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比如佛、功夫、礼、老舍、爱因斯坦、道、京剧等代表中外文化的文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这些新观念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
(3)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涅在其所著《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认为,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故而德国人的所有优点和弱点在他的身上非常出色结合在一起”。……对德意志民族而言,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宗教性和民族性两大特点。

——摘编自王志强《历史文化地理视角下的德国国民特征研究》

材料二康德“在近代哲学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荣耀,原因之一就在于康德哲学实现了哲学焦点从外在的绝对本体向人本身的转移,使哲学的中心不再是神或其他的绝对本体,而是人、人的自由。正因为以人为中心,康德高扬人的理性,将人的自由作为理论的核心和最高目的,穷尽毕生的心血探索现实理想的自由王国的途径,并将实践作为实现自由之途。马克思继承了康德的宝贵遗产,并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扬弃了康德哲学的缺陷,找到了通向自由王国的现实之路。

——摘编自王继红《马克思对康德自由观的继承和超越》

材料三作为这一帝国的宪法与其他国家的宪法出台形式不同,它不是制宪会议或国民议会民主讨论的结果,而是和帝国的诞生一样,带有强权色彩。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为了使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有章可循”,惯于专断的普鲁士首相竟然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宪法草案送给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强行通过,故而有人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摘编自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宗教性和民族性两大特点”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康德在哲学上的贡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相比有何显著不同。为什么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
2018-12-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国哲学家卡尔·亚斯佩尔斯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

西方国家有这么长的发展时间乃是他们的幸事。对此作出贡献的肯定还有诸如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亚当·斯密和康德等哲学家,他们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受儒家影响的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的制度。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哲学和政治的自由是不可想象的。

——【德】乌利希·道姆《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

材料二现代德国学者罗茨认为:“假如孔子能够继续被视为‘伟人’之一,可能对世界是一种福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苏格拉底的思想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理解康德“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发挥了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与材料一观点有何不同?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看法。
2019-01-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摘编自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有关浪漫主义思潮的认识,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

——摘编自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的理解。

6 .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展览一场中外思想集锦

展览一:中外思想概览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烦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书名项目清朝《红楼梦》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

主要思想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和发展人的个性。

展览三:中外名画欣赏

《清明上河图》                                 

《蒙娜丽莎》


(1)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2)上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的两幅名画,写出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

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能被代表。”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有人们直接指使,不能被代表。”

(1) 据材料,比较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概括各个时期相同的历史特征。       
(2) 根据材料概括“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国和西方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 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专制国家里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个别的帝国。那里的教育主要是教人怎么样相处:“为人只讲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所以范围是很窄狭的;只是把恐怖置于人们的心中。三分不痛不痒的真话与七分结结实实的假话结合得天衣无缝。这种教育把一些极简单的宗教原则当知识置于人们的精神中而已。在那里,知识招危险,竞争足以惹祸;至于品德。亚里士多德不相信上述品德是属于奴隶的。这就使这种政体的教育范围极为狭窄。

因此在像中国这种国家里,儒家教育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等于零的。它不能不先剩夺人们头脑中应得的一切,然后再给人们一点点的东西;不能不由培养坏臣民开始,以便培养好奴隶

——孟德斯鸠论儒家思想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有人甚至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关于中国形象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观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持此态度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待中国孔子及儒学的正确态度.

2018-04-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明中叶以来出现的新思潮和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根本精神上,有十分相似之点。这就是“人”的觉醒,“人”的解放,“人”的主体意识的高扬。李贽以“心本体”的学说为基础,将本质上非圣疑道的内容和体现历史新趋向的要求,理直气壮地运载进“心本体”所谓的“心”中,运载到“良知”之中,开始了从“圣心”到“俗心”的转化,打开了由“圣”转“俗”的通道,即由“禁欲”转为“顺情”由“圣贤”境界转为“俗世”境界,由旧时代迈向新时代,并且走出了相当远的路段。

——摘编自《从“神”到“人”与从“圣”到“凡——中西近代启蒙思想文化运动差异一论》


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马布利认为:“自然界并没有创造国王、统治者、庶民和奴隶,人生下来是完全平等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认为,专制制度是中国万恶之源,中国欲求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法国启蒙运动的开路先锋梅叶大声疾呼:“世上穷人们受各种迷信及偶像崇拜欺骗的时间已经够久了……该是打开穷人的眼界,向他们说明全部真相的时候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指出,对于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卢梭的“人民主权”体现了民主的思想,《百科全书》更是一台以科学和民主为主题的“战斗机器”。法国的启蒙运动开启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中国的初期新文化运动不能开启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可能直接开启社会主义革命,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清之际的新思潮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思潮有何共同特点,分析指出两者的本质区别及出现这种差异的经济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并分析中国的前期新文化运动不能开启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认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
10 .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不断发展,请回答:
(1)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中的一位代表
(2)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认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