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欧洲流行“中国风”

材料一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在社会生活上广泛流行“中国风”,甚至在18世纪的第一个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了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

材料二

在伏尔泰眼中中国人具有“最完美的道德”。他还用中国的年代学、历史纪年,驳倒了《圣经》中的上帝创世说。按《旧约》圣经记载推算出上帝创世年代为公元前3761年,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已有5000多年了。

﹣﹣摘自《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问题:

(1)当时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的前提是什么?

(2)列举当时欧洲社会广泛流行“中国风”的主要表现。

(3)“18世纪的第一个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从中可透视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4)从史学研究看,对“上帝创世”年代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的推算主要存在怎样的局限?

(5)请从历史视角解释上述两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

2 . 中外教育的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徽州文化发达,乃“程朱桑梓之邦”,早在南宋时期,徽州书院就纷纷建立,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书院教育远胜于前。……徽州宗族书院较之其他书院平民教育的功能更加明显。休宁《茗州吴氏家典》记载:“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注: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
——张晓婧《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徽州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卢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卢梭著《爱弥儿》1762年
(2)依据材料二,指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吾人所需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今之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               
——陈独秀1915年10月15日《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号
(3)与材料二相比,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有何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的教育理念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综上,影响教育变革的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