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康德把人类历史的发展视为“大自然的一个隐蔽计划”的实现,认为这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进程”,大自然通过人的“非社会性”迫使人类“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状态”,并最终发展为一种“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可见,康德认为(     
A.历史的演进具有理性法则B.历史的发展缺乏秩序
C.历史演进的道路异常曲折D.个体的作用微不足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卢梭认为:“自然的感情会指引人们去满足公共利益,而理性则鼓励自私,会引导人们误入歧途。……人类最好的美德,如同情心、无私和诚实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产物。但是理性却会窒息人类的天性和自然本能,导致邪恶。”卢梭的这一认识
A.突出了感性的认识功能B.全面诠释了理性主义的内涵
C.意在维护私有制的基础D.推动了资本主义秩序的建立
2022-06-05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就称它为国家;当它是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而以之和它的同类相比较时,则称它为政权。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地就称为人民;个别地,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这里,卢梭倡导
A.人民主权B.自由平等C.三权分立D.天赋人权
2022-05-26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卢梭指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并不是白白地转让自己的权利,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平等、生命和财产。”他同时强调在按照缔结契约的国家中,人们仍然是自由、平等的,不过是丧失了自然的自由,但获得了社会的自由。这表明他主张
A.人民主权不可侵犯B.人有能力保护自身权益
C.天赋人权不可让渡D.国家是保障自由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卢梭认为,人只在-一个方面优于动物:人类具有改善自己的能力。因此需要做的事,不是放弃文明,恢复自然,而是打开人们的眼睛,使他们看到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人为的、腐败的社会的真正性质并且使他们相信有必要对它进行根本的改造。卢梭的这一认识(     
A.强调了人是万物的尺度B.否定了封建神学的权威
C.反映了政治变革的诉求D.反思了理性主义的弊端
6 . 18世纪,法国传教士巴多明曾多次向西方介绍冬虫夏草、三七、当归、阿胶等中药。他认为中国医学在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但因为受儒家思想影响,在理论方面不如西方。他的观点得到伏尔泰等学者的肯定。这反映了
A.中西医药学互补交融B.西方社会掀起中国热潮
C.西方学者的理性精神D.儒学与启蒙思想的冲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世纪的法国史学家把自然规律的观念引进了历史领域,“发现”了文明运动的“一般原因”和规律。在他们看来,进步是人类精神构造的必然结果,也是自然规律。“宗教信念、道德和法律观念、语言和制度”等“都被以发展的观点来加以解释”。这表明
A.达尔文进化论被民众普遍接受B.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作用
C.法国天主教会的势力逐渐衰落D.唯物史观根植于法国启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世纪后期,法国高等法院的法官们不再满足于引证古代的法令或模糊的传统,而是开始运用哲人的语言,“民族”“公民”等观念都被用来表达其“社会”和“自由”的政治立场。这表明,法国高等法院的法官们(       
A.极力反对君主干预司法B.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C.致力于司法制度的改革D.开始理性地审理案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最早传播牛顿和苹果故事的人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他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是为平民阶层设计的。其目的是
A.普及科学知识大众化B.借用牛顿学说抨击宗教神学
C.启发平民探索科学奥秘D.推动欧洲近代科学体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卢梭说:“一个孩子命令着老人,一个傻子指导着聪明人,一小撮人拥有许多剩余的东西,而大量的饥民则缺乏生活必需品,这显然是违反自然法的,不管对自然法下什么样的定义。”这一论述,意在
A.批判封建专制制度B.揭露社会道德沦丧
C.号召完善法治建设D.主张废除私有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