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提出:“全体公民都有责任按自己的才能和力量来为国家效劳,每个公民也应当按照他们的贡献受到提拔和优待。”卢梭国家观中的理性体现在
A.国家权力是个体权力的让渡B.公民责任与公民权利相互依存
C.倡导国家利益高于个体利益D.主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的观念
2 . 有学者指出:“如果用几笔来总结这一运动的特点,可以说,它就在于企图在各个方面根据理性所确定的原则来改革一切思想和基本原理,反对迄今承认的权威,反对传统和传统感情,反对历史偶然性。”这一运动
A.以理性精神全面改造社会B.开始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
C.倡导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D.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2022-05-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33.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可见卢梭
A.主张教师应发挥积极性主动性B.顺应了理性至上的时代潮流
C.强调儿童身心全面自由的发展D.重视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4 .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伏尔泰热情赞颂中国的法律、政治、道德,将其视为欧洲社会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认为中国是落后封闭专制暴政的国家。这两种认识都
A.源自于阶级立场的不同B.反映了反对君主制的愿望
C.服务于改造社会的需求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2022-03-19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那是一个拥有原理和世界观的时代,对人类精神解决它的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它力图理解并阐明人类生活——诸如国家、宗教、道德、语言和整个宇宙。”以上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近代自然科学诞生
6 .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相信,存在着牛顿所证实的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都受到理性的检验。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
A.根源于经典力学体系B.成为压抑个性的新权威
C.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D.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
7 . 在17世纪的英国,牛顿所代表的科学精神与上帝所代表的宗教信仰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的互补关系,既避免了颠覆宗教信仰的无神论,也杜绝了戕害科学精神的宗教狂热,从而使新兴的宪政民主与科学理性茁壮成长。材料说明
A.英国建立宪政的条件成熟B.科学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基
C.科学与宗教二者相辅相成D.思想的宽容推动社会转型
8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但看法不一。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派热情赞颂中国的法律、政治、道德等,将其视为欧洲社会的榜样,而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中国是落后封闭专制暴政国家,习俗、风尚、法律和宗教混为一体。这种不同
A.是研究资料获得渠道的差异所致B.导致法国共和与帝制反复斗争
C.源于政治观念与学术立场的不同D.反映了法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762年,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写道:“人民在立法权中无法被代表”,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这表明卢梭
A.主张人民主权B.要求普遍选举C.否定议会政治D.主张分权制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人口众多的原因进行探讨。伏尔泰认为由于中国的政体温和,民众的财富逐年增加,人口也就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重农主义学派创始人魁奈认为在一个优良的政体之下,人民安居乐业,乐于生育,也有能力养育后代,所以中国人口增殖较快。伏尔泰和魁奈探讨旨在
A.缓和法国尖锐的阶级矛盾B.批判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弘扬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D.增强中法两国的文化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