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汲取古希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关注体力劳动与技能训练,并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阐述职业教育。西班牙学者维夫斯充分重视民众及工艺实践的价值,把工艺实践作为生活经验的一部分。阿尔伯蒂从伦理学角度肯定尘世物质生活,尊重劳动与创造。在论述人的教育问题上,维夫斯与拉伯雷明确提出技术训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这些思想突破了传统学徒制与经院哲学的育人框架,展现出职业教育思想多样化的早期形态。

——摘编自贺国庆、马立武《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

材料二   17世纪末以来,随着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手工工场的大量涌现,法国启蒙思想家开始认为,学习和掌握一门甚至几门技艺,既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一个完善的人或完善的公民的重要指标。此后,技术教育在法国兴起,建立各种实用技术研究会、开设实用技术课程等工作被提上日程。J.巴舍利埃尔制订了实用职业技教育术的计划,要求“开办一所技艺的完全学校,在学校中,人们示范讲解机器、使用的材料及其与每一种技艺的关系”。这些活动推动了社会对实用技术的了解和认同,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

——摘编自刘大明《启蒙运动与法国技术教育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技术教育思想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技术教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启蒙运动是欧美各国启蒙运动的源头。中世纪以来形成的宪政文化传统给英国人创造了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16世纪30年代开始的清教运动为英国启蒙运动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自然科学的领先发展则使英国人推崇经验,理性的思维方式成为英国的主流。将近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孕育英国启蒙运动思想的温床。透析这些思想学说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贯穿英国启蒙运动最典型的就是经验主义式的理性主义。它们重视经验和事实一点一滴地积累,注重实效,讲究实用性。重视传统和经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思想带有保守性色彩,也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文化模式。英国启蒙运动引发的整个欧美启蒙运动确立了现代人理性的思维模式,奠定了现代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政治上的“自由”概念,宗教上的“自然神”概念,哲学上的经验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思想都是由英国传入欧洲大陆的。英国启蒙思想家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现代世界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

——摘编自谌章明《英国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征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启蒙运动的特征并归纳其首先在英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启蒙运动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亚尔伯蒂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得拉克

材料二   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伏尔泰

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孟德斯鸠

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卢梭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与矛头指向。
(2)根据材料二,概述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3)材料所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黄!在才能上多么无服!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编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社会要进步、公平、自由,就要不再是只服从他自己。订立社会契约就必须放弃个人私权,形成公共意志主导的主权,而主权则是公意的体现,主权属于人民。因此,人民主权的终极目的就是永远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实现公意的权威。

——摘编自庐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其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横渠语录)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内容。
(2)材料二中“精神的新生”指的是什么?并列举两例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在国家学说、法治学说方面的主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进入18世纪,欧洲迎来了一场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主要流行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是当时的思想家非常自觉的运动,启蒙这个词也是当时的人经常使用的。人们之所以称这次思想运动为启蒙运动,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正在从漫长的黑暗和无知中摆脱出来,进入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理性和尊重人性的新时代,这个时代也被称为“理性时代”。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1915年开始,一批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了比辛亥革命更猛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地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就其内容来看,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及其核心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西方部分思想对比

中国部分思想西方部分思想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哥拉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
人非工具。—康德

(1)材料中“中国部分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内涵?
(2)材料中“西方部分思想”反映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概括中西方思想的共同点。
2021-01-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8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8 .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虽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核心理念却一以贯之。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路德指出,人的灵魂的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而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列举反映孔子人文精神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路德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契约论》的作者是谁?他有哪些基本主张?
2021-01-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著作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像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那。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并指出最早实践其主张的国家。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新社会思想的不同影响。
2020-08-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中联盟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材料三: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卢梭


(1)材料一是哪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这位思想家提出的著名学说的核心是什么?这一学说最早体现在中国的哪一部文件中?
(2)材料二、三表达了两位著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3)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掀起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说出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怎样推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需说出三次运动名称,否则不得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