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进入中世纪后,国家沦为上帝意志的体现……现代意义的国家观念,即把国家视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萌芽。马基雅维利将国家利益看作是政府行为合法性的源泉;君主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任何手段;手段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可以说明手段正当,国家可以依据“国家理由”行事。

——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国家是人们自愿契约的结果,社会先于国家,高于国家,国家受社会的制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洛克和卢梭等人通过对自然状态的假说,主张凭天赋人权,经过订立契约而结成“市民社会”,从而赋予了社会前于或外于国家的身份或生命。这就意味着在自由主义思想家那里已经隐含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某种认识,从而奠定了一种重要的市民社会理论架构。

——王建生《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流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国家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的国家观有什么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之相关的思想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些主要因素推动了现代国家内涵不断丰富?
2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学者大致上对基督教采取的观点颇类似于古人的宗教观,那就是:宗教是个基本的存在,大体而言是件好事或者说有存在的必要,只是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关注。宗教不该钳制生活和思想的一切,而这正是教会一贯的目的。随着文艺复兴来到,在世俗的世界里,宗教可以存在,但是属于私人事务,或是一群人受到某些信念所吸引的结社团体——就像我们今天的世界。宗教不能左右社会,不能强制每个人遵守规定和仪式,也不能宰制思想。

——摘编自约输.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材料二   中世纪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

书目作者生卒时间节选内容
《天体运行论》哥白尼14731543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14831546观点: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17世纪,英国民主思想的火种被移民传入北美。五月花号公约带来契约思想,特许状带来了政府必须保卫地方特权的思想。18世纪,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对英国自由的描绘、对法国政治黑暗的抨击,受到北美人的欢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对英国政制的研究,引起北美思想家的重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时已相当流行。

——摘编自李永清《略论美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学者对待基督教(宗教)的基本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启蒙思想来源的特点,简述启蒙思想对18世纪北美发展历程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造物、救赎、人的堕落和基督赋予信徒神性的允诺,这些实质性的论点已简单地构成了所谓人的文艺复兴哲学的基础。在谈宗教信条——无论哪一种信条时,人显然是处于整个画面的中心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是按上帝预想模式建立的,是神创的,而且“目前的世界是最完满的世界”,而不是罪恶的场所,因此,“人应该把精力投注于尘世事务”。人文主义宗教观作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不能彻底斩断与旧神学体系的联系,存在许多思想矛盾。

——摘编自陈志强《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宗教观的性质》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对于一个成分复杂、人数较多的社会来说,“在道德方面,显而易见,承认有一位上帝比不承认好得多。有一位神明来惩罚人世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罪恶倒也的确是有益于人群的事”。他又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就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同时,他也强调,如果宗教堕落为一种野蛮的迷信,则反倒不如坚持无神论。

——摘编自赵满海《论伏尔泰宗教思想的形成及中国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宗教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宗教观,并指出其中渗透的人文精神。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宗教观演进的积极影响。
2021-01-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经济根源。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主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霍布斯(1588-1679年)认为,人们为了摆脱“人对人是狼的自然状态”而共同订立契约成立国家并把自己的全部权力交给它,国家权力虽然至高无上却是有限的。“每个人通过合法的劳动、在不危害国家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的生活上的一切其他的满足。”人们有包括财产权在内的经济自由权,国家权力仅限于政治领域。国家主权者有义务依据法律来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出版社)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布斯的国家观并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第一,中国的国家制度不应该是一个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封建的、法西斯的、反人民的国家制度,因为这种反人民的制度,已由国民党主要统治集团的十八年统治证明为完全破产了。第二,中国也不可能、因此就不应该企图建立一个纯粹民族资产阶级的旧式民主专政的国家,因为在中国,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表现得很软弱;另一方面,中国早已产生了一个觉悟了的,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表现了强大能力的,领导了广大的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其它民主分子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领袖——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新条件。第三,在中国的现阶段,在中国人民的任务还是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必要条件还不具备时,中国人民也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摘自《毛泽东选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新民主主义国家观的特点并分析这种观念的意义。
2021-02-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儒家的思想教化中,儒家不主张将主体与客体绝对割裂开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对教化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生动阐释。北宋学者张载之所以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因为在儒家教化体系中,受教化者并不仅仅将自己放在被教育者的位置上,他们念兹在兹、穷尽毕生追求的,是与上古先贤一致的价值观。在教化过程中,既有"天人感应"、《四书章句集注》的成人标准教材问世,也有《三字经》《千字文》等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流传至今。儒家还将丧葬、祭祀、入学、嫁娶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加以制度化、礼仪化。

——摘编自刘华荣《儒家教化思想研究》

材料二   卢梭认为,自由是人最宝贵的本性。如若能始终如一地遵照大自然的指引,那么前进的方向就不会错误。只有在自然状态下,儿童在长大成人之前才应该是儿童形象。善良的人性是逐步发展的,在不同阶段,人们的认知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人生秩序当中,童年存在其特有的地位,所以成人便是成人,孩子便是孩子,不能混为一谈。要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积极参与法律的制定,一旦人们自愿地通过约定制定了法律,公民则会对共同约定的法律非常认可,全体公民将以自身的力量维护法律,人们将会更加友爱,并对自身的幸福、利益、安全充满热情。然后有法律意识培养出来的公民构建全社会的制度。

——摘编自李润琳《卢梭教育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教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卢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教化思想、卢梭教育思想影响的异同。
2021-02-20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古希腊直到19世纪,西方理想人(性)的培养即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相当广泛的科学内容。其中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声学)是主要的核心科目。古希腊思想是在首先探寻自然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后来对“认识你自己”及其道德生活的诉求:中世纪中后期对自然的研究及其相关的智力活动的兴起,推动学术和思想的复兴,才有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科学研究及其教育的实质是人的心智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它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基础性的。

——摘编自王荣江 《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 在德国启蒙运动和德国历史背景的影响下,德国的科学发展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德意志民族的知识分子忠诚于国家富强。在批判主义的倡导下,德国的科学文化又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康德哲学的理性批判是德国启蒙时期的思想解放的标志,创新意识是突破传统观念的局限,用怀疑、发问、挑战权威来提出不同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在理性的自由引导下,德国的学术蓬勃发展,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相结合的科学模式。

——摘自李思宇《德国启蒙运动及其对德国科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对人文精神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德国科学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科学与思想关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62年英格兰议会通过“一致法令”规定将不信国教的教师和学生排除出大学,如牛津大学。1689年又通过“宽容法令”允许不信国教的新教徒建立自己的学院,提供范围更广的课程,如现代语言、历史学、地理学和化学等。瓦林顿、北安普顿和哈基内等学院在启蒙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上超过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摘编自孙瑜《大学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

材料二   巴黎大学自1638年起,就不给新教徒颁发学位证书并极力对抗和扼杀进步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更是顽固地抵制新思想的渗入:17世纪下半叶,禁止使用笛卡尔的著作;宣布卢梭的《爱弥儿》为禁书。……法国在18世纪有20所左右发展比较充分的大学,但只有蒙彼里埃一所大学在启蒙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生机论”的主要中心,它促成了生命科学在18世纪后半期的转变。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大学设立和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期间,法国大学出现的变化及其背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儿童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然教育理论,王守仁的贡献最为突出:他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的最多,受蒙蔽最少,所以实施教育要及早从儿童时期抓起。王守仁批判了当时教育儿童的传统方法,反对体罚,主张“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王守仁认为教育并非铸造器物,使学生变得千人一面,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给予适当的陶冶,“只如在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獨处成就他”。王守仁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即认识和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王守仁主张培养“圣人”是教育的最高理想。他鼓励阅读儒家经典,强调道德修养要身体力行,不断实践,逐步领会道德观念的实质。例如讲“孝”,不能只讲孝顺父母的道理,而且要在道德行为中体现出“孝”来,奉养父母,认真听从父母教诲,这才算得上真正尽了“孝道”。

——摘编自余文式《王阳明教育思想研究》等

材料二 卢梭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里写道:“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准则,但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或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依据,所以我把这个原则称为良心。”他认为“良心”是超越民族的全人类共有的道德观念,如公正、诚实、勇敢、克制。卢梭认为除非孩子自己有兴趣去读,否则,读书就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他主张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独立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卢梭反对和控诉封建专制制度对儿童个性与自由的摧残和压制,反对经院主义教育强迫儿童呆读死记宗教教义及其严酷的纪律和体罚,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思考和分析,“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

——摘编自黎军、张大玲《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评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教育思想与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主要不同之处。
2021-03-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启蒙思想的传播,构建起人类精神文明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个历史发展历程。启蒙思想是看世界的一个新角度,要求摒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从18世纪到19世纪,它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启蒙思想也不是由一批相关的知识分子阐释的自成一一体的概念体系,而是受形形色色的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和休谟等。他们一致认为,在他们的世界中,最重要的知识问题,包括人类进步在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个人在世界规划中的决策权,自然的定义和自然与上帝的关系,这些都与理性在知识体系里的地位有关。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二   人类的进步是如何保持住的呢?通过人类的理性力量。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概括启蒙思想涉及到的重要课题。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具体内涵。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启蒙运动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