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时代的转型与变革时刻,总是会给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提供宏大的舞台。可以说,每到时代的转型时刻,总是会诞生出一批思想家,他们面对时代困境时的思考,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资源与启迪。

——李宏图《全球社会重建的思想资源何在一由“大变局”展望未来的思想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材料观点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2-03-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提取上图中的相关信息,自拟观点,并运用世界史相关史实就自己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论述。
2022-02-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成就
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15世纪—16世纪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珙罗、拉斐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97年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
17世纪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改府论》出版。
18世纪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思想解放与科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阐述须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3-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成就
17世纪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政府论》出版。
18世纪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据人教版《历史必修3》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6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殇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一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10-05更新 | 317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3月)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在这里,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在伏尔泰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伏尔泰的观点。(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16—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14—17世纪)
明清启蒙运动是在复兴“三代之制”的旗帜下展开的。如黄宗羲等曾以《左传>中民为“神之主”、《孟子》中“民贵君轻”的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早期启蒙运动犹如在理学的磐石下畸形生长的一株弱草,发生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少数进步思想家中,其影响也未超出少数清醒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及江南一带的士子阶层。文艺复兴是通过对希腊罗马灿烂的古典文化的重新高扬而进行的一场以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主义精神的斗争。正如伏尔泰所指出: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简单复古,而在于“创新”。文艺复兴把人的自由与解放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摘编自刘念慈《试析中国早期启蒙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表为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和18世纪,整个基督教区的无数学者和其他富于思想的人则正在发展和表达一些新的思想,以致可以说是构成一场思想革命。这场思想革命并不是突然开始的。它是从较早的几个运动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渐进的运动:(1)对遥远的地方和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大的兴趣——是从14到17世纪欧洲向外扩张的结果;(2)中等阶级和贵族阶级财富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闲暇和好学——是商业成长和在亚洲、非洲、美洲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结果;(3)对宇宙的概念的变化——是广泛学习16世纪时的哥白尼学说的结果;(4)对伴随着十六七世纪激烈的宗教冲突而来的偏执和不宽容的反抗;(5)对17~18世纪肮脏的王朝战争和殖民战争所引起的种种邪恶和痛苦的反抗。17~18世纪的思想革命包括:(1)强调自然科学的重要性;(2)“自然宗教”和对基督教的怀疑论的兴起;(3)“进步”观念的兴起;(4)把批判精神应用到宗教、政治、教育和经济上面。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世界史》

根据材料中“思想革命”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紧扣材料,写明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